作者:慢游忆
2018-05-12·阅读时长2分钟
去年9月曾去参观过亚美尼亚大屠杀博物馆,当时已经因这段无法被遗忘的历史所沉痛,一周时间里,不断遇见来自世界各地流亡的亚美尼亚后裔,他们每一个人身上都背负着家族的悲恸。我和曾经在亚美尼亚旅行的英国作家菲利普.马斯登有着相同的感受:"外面的世界似乎一夕改变,仿佛在读过这些大屠杀的资料后,我也参与了这个龌蹉的历史事件,因而感到茫然和一种奇怪的污蔑感"。这也是我当初在高加索地区旅行后没有选择去土耳其的原因,似乎心中一直无法释怀这份感受。当然,时隔半年,遇见了很多的故事,这份感受已然转变的更加包容。
你眼前看到的这个盘子,它不是一个普通的盘子,它是承载着一个亚美尼亚家族世纪悲伤的器皿。每一个亚美尼亚家庭都有自己的族谱,他们会把自己的家族树(Family Tree)刻在这个象征着团圆和睦的盘子里。而我们在埃里温(亚美尼亚首都)遇到的H女士便是这件家传宝物的主人。
H女士是亚美尼亚人,目前生活在澳洲,年逾古稀,她的皮肤黝黑,初见并不那么亚美尼亚,我想或许是因为幼年成长在埃塞俄比亚的原因,她精神爽朗,每天早晨在酒店的早餐厅吃饭时,总是听到她热忱的Good morning,她有2个孩子,大儿子在英国从事和咖啡相关的生意,这次是带着小女儿一家人回来寻根。因为缘分,她告诉了我们关于这个家族的故事。
1913年左右,他们整个家族因为奥斯曼帝国Young Turks的命令,3天之内必须撤离亚美尼亚去叙利亚,短短的3天如何叫整个家族搬离一个祖祖辈辈生长生活的土地,但是实际上所谓的撤离也只是一种无妄的谎言,亚美尼亚的青壮年们在撤离中被屠杀的不计其数,而妇女也在撤离中被强奸,被贩卖到了其他的国家成为奴隶。研究亚美尼亚的学者大部分认为,从1914年到1918年,4年期间亚美尼亚被屠杀的人数超过150万之多。
他们一家人跟随几百万亚美尼亚人无可奈何地,充满无助和恐慌了逃离了自己的家园,如此情景任何东西都会成为一种负担,何况这些家当更是无法带走。就在撤离的路上,家人和只有8岁左右的妹妹走失,即便他们都在逃离的路上用尽所有的办法去寻找彼此,但依然毫无音讯。就在那一年,他们都以为妹妹已经去世,时隔40年后,这位女士才找回她的妹妹,而她因为当年的逃离早在沙漠中失明。
而就在今年,H女士的亲戚去了一趟土耳其,却无意间在一个巴扎里看到了这个刻着她家族名字的盘子,而这个盘子就是1913年他们无法带走留在家里的那一个,亲戚激动地给她电话后,当即买下了这个盘子,因为这个走失迟到了一个世纪家传宝物,他们再次相聚,H女士与这位亲戚的上一次见面已经相隔10年,而她的女儿和孙女却从来没有见过这位亲戚。
H女士表示,人需要知道自己的过去,才能更了解自己的未来,所以才坚持已经年近80岁时依然带着全家回到故土。我想她是希望自己的女儿,孙女可以重返这里了解亚美尼亚人曾经遭受的苦难,即便现在他们已经远离这片土地和伤痛,但这些存在在他们血液中的东西,是不应该被遗忘的。
如果你问我旅行了这么多的国家,为什么偏爱这里,我想我的答案就是这片土地上顽强生活人们。菲利普.马斯登在他的《The Crossing Place》书中说:"没有一个民族像亚美尼亚人一样,为几世纪接连不断的入侵、流放、屠杀、地震所带来的混乱的痛苦。" 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一种意志,这种意志就叫亚美尼亚。
发表文章11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32人
愿我可以成为你多情的眼睛,陪你去追寻第一缕的晨光,愿我可以成为你思念的耳朵,陪你去聆听远方的潮起潮落,愿我可以成为你寂寞的手臂,陪你一起去触摸那些失落的文明,愿我们一起颠沛流离,只为在路上找寻找生命的春光和最真实的自己。慢游忆,记录我慢漫游的每一瞬间心动和感动,不急,不弃… …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