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薛巍
2018-12-27·阅读时长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688个字,产生4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神奇的阅读过程
在大约5000年前,古代的苏美尔人、中国人和南美人发明了文字,自那开始的1000年间,阅读能力推动了人类的智力和文化的发展,极大地扩展了人类学习、创造、探索和记录我们的思考、感受和知识的能力。阅读就像是给我们的大脑提供了一个外接硬盘,让我们能够进入人类的过去。
当我们认字之后,阅读看上去很简单:眼睛看着词语,然后大脑提取出词的发音和意义。阅读是效率很高的获取信息的方式,它看上去不费力气,每分钟能读500个字,能够忍受字的大小和字形很大范围的变化,我们甚至能根据上下文推断生字的含义。如今阅读司空见惯、顺理成章,但法国认知神经科学家斯坦尼斯拉斯·迪昂指出,阅读是一个悖论:文字系统在4400年前才从新月沃土地带诞生,拼音文字也只有3800年的历史,而人类说话和唱歌已经有7.5万年的历史。“从人类进化的进程来看,这些时间跨度都是微不足道的。因此,从进化的角度来说,人类并没有充足的时间来形成专门的阅读神经回路。我们的大脑原本是为了适应非洲大草原的生活而设计的,而如今我们却兴趣盎然地用它来阅读纳博科夫和莎士比亚的作品。”对于许多问题,进化都有时间去形成解决办法,但要用很长时间。很长时间以来,我们的祖先需要识别面孔、认路,但不需要去看菜谱、读文学名著、看各种报表、刷微博。阅读没有成为天生就会的本能,而是像走路、说话一样需要学习。
我们的大脑是如何习得阅读的呢?人类的基因并没有出于适应阅读的目的而进化,如果人脑没有为适应阅读而进化,那么实际情况就应该反过来:文字系统必须适应大脑的生理限制而演变。几千年来,书写者们想方设法设计适合灵长类脑使用的字词、符号及字母。文字系统变得越来越容易阅读,集中使用少部分记号,用它们组合出各种音节和文字。在各种语言中,字母一般都只有三笔,越简单的记号出现次数越高,比如T和L是最常见的,其次是X和F;所有的文字都是白纸黑字,对比强烈,为视网膜中央凹提供高密度的最优刺激源。
当我们读一句话时,大脑每次只能吸收7~9个字母,因为我们要用视网膜的中心地带(中央凹)来阅读,那里的视觉细胞对光线高度敏感并具有高分辨率,它在视野中占到大约15度视角。把字符串放入中央凹,它们才能处于焦点,所以眼球在阅读时要不断移动,每秒钟跳动四五次,每次前进7到9个字母,不断把信息带入中央凹。因为我们是从左往右读,右眼会为接下来的字符串做好准备。阅读时我们每一次眼跳只能辨别出10~12个字母,包括注视点左侧的三四个和右侧七八个。心理学家设计过一个实验,眼睛在跳动时,如果把注视点之外的文字换成没意义的组合,读者并不会注意到。如果眼睛不动,让文字移动,每分钟最快可以看1100~1600个单词,“看到那些声称可以让你的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1000词的快速阅读法的广告时,一定要持怀疑态度”。
从左往右读会略微提高阅读的速度和准确率,因为右眼可以直接把信息送到左脑的视觉词形区,它像一个“文字盒子”,它接收视觉输入,识别出字母与单词的形状,然后送到负责解码读音和意义的区域。单词激活脑中意义碎片的过程如同壮观的涌潮,一个单词可以在神经网络中得到共鸣,产生巨大的同步振荡,席卷上百万个神经元。认字之后,神经元还要构建一个大脑字典,统计出语言的韵律和拼写模式,协调识别意义与声音的网络。最终,一个普通的英语读者可以在十分之一秒内,把一个词跟头脑中储存的5万多个词中的一个匹配起来,理解它在文中的意义并顺利地前往下一个词。
发表文章583篇 获得13个推荐 粉丝4980人
江湖人称“贝小戎”、“小贝”,读书万卷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