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7.6 勃拉姆斯 | 随想曲 Op.76 No.2

作者:段召旭

2019-05-05·阅读时长5分钟

6881人看过
古典音乐之旅的第七站来到了勃拉姆斯的音乐世界,主讲人段召旭将在勃拉姆斯的篇章中讲解《圆舞曲Op.39 No.15》,《摇篮曲》和舒伯特的《摇篮曲》,以及《Op.76 No.1》《Op.76 No.2》《间奏曲Op.118 No.2》《叙事曲Op.118 No.3》几首作品。

7.6 勃拉姆斯 | 随想曲 Op.76 No.2

25.7MB
00:0011:12


曲目信息

曲目

《随想曲 Op.76 No.2》

(Capriccio in B Op.76 No.2

作曲家

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各位中读《古典音乐说明书》的朋友,大家好,我是段召旭。这一期我们提前了一天更新,本来应该是星期三,提前到了星期二。其中的原因是因为今天5月7号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伟大的日子——我们正在讲的这位作曲家勃拉姆斯的生日。所以我们特意地把更新日期提前来为勃拉姆斯贺寿。

我们上一讲讲的是勃拉姆斯给克拉拉写的一首生日礼物。今天作为给勃拉姆斯贺寿的日子,我们不会选那么郁闷的一首作品,我们怀着非常崇敬,同时也是很愉悦的心情来向勃拉姆斯大师祝贺,所以我特意选了一首比较欢快的作品,也是我们上次介绍的作品76之1后面的一首曲子,是一首非常欢快的《随想曲》。

 

▲勃拉姆斯肖像

Fritz Luckhardt 摄,约1875年

我之前说了作品76里一共有八首曲子,其中四首《随想曲》,四首《间奏曲》。而我这次选择跟大家分享的第一首和第二首都是《随想曲》,同样是《随想曲》,第二首呈现出来的面貌,和第一首完全不同。

我们先来感受一下第二首的开场是什么样子的(弹奏),是不是非常的欢快,特别适合表达我们在勃拉姆斯生日这一天对他的祝贺。刚才我弹的就是这首《随想曲》的第一主题,所以我们可以记住(弹奏),这是它的第一主题。然后第二句(弹奏),这是它第一个主题。这首《随想曲》同样也是小品,所以主题也不是非常多。

接下来的第二主题进行了调性上的变化,第二主题是这样的(弹奏),这是第二主题,我们听得出来,第二主题也非常欢快,它欢快的感觉到底从哪来?为什么和第一首《随想曲》作品76之1那么不一样?首先就是他基本采用的大量旋律音都是跳音,我们可以听得出来(弹奏),用跳音就带来一种非常跳跃、愉悦这样的一种感觉。

同时它的伴奏型是这样(弹奏),也是用的一种典型的舞曲风的伴奏型,也是“嘣咂嘣咂……”,这也是这首曲子给我们带来欢快感受的原因之一。同时我也希望大家能注意他在伴奏的低音上有一个设计,大家可以听到低音是这样(弹奏),是一个半音的下行,所以这种半音化的进行也是伴奏里的一个特点。

当然第二段他用的依然是这种伴奏型,但这次它的低音没有半音下行,大家可以听到低音是(弹奏),一直都是同一个音,所以这又是另外一种低音的设计手法叫作固定低音,就是低音一直保持同一个音,这也是一种设计手法,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勃拉姆斯像很多伟大作曲家一样,对低音的安排是很精心的,所以大家在欣赏的时候也要关注一下他对低音层的设计。

在第二主题之后,我们会听到之前第一主题的一个再现,这样就构成了一个A-B-A的三段体,但这个三段体只是这首作品第一个大的部分,第二个部分的结构没有第一部分这么大,第二部分的旋律是这样的,我们听一下主旋律(弹奏),这是第一句。第二句的开头和第一句是很类似的(弹奏),从这开始和第一句就不一样了(弹奏)。这就是第二段的旋律,这首作品中间的部分就只有这么长。听这个旋律,其实好像变得抒情了,但是情绪还是这种跳跃活泼的情绪,就是得益于它的中声部,是这样的(弹奏),同时还有它的低音的伴奏(弹奏),所以我们会听到除了旋律之外,它整个中间的伴奏层和下面的伴奏层全都是跳音,只有旋律是连奏,因此它的情绪还是跳跃的、活泼的。

▲勃拉姆斯一百五十年诞辰纪念邮票

Elisabeth von Janota-Bzowski绘

我们合起来感受一下(弹奏)这是第一句。然后我们再来听第二句(弹奏)。其实我们会听到第二段的情绪在结束的时候也有了一点点转变。然后我们就会听到第一大部分的再现,但是他先再现的并不是这个(弹奏),并不是这个主题,而是他的第二主题。而且第二主题还是转调后的第二主题。我们来听一下(弹奏),这是他的第二主题的再现。

之后是第一主题的再现,第一主题这次再现勃拉姆斯用了变奏的手法,其实之前勃拉姆斯在每一次同样的主题呈现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用一些变奏手法。这次的变奏是比较明显的。我们会听到主要的旋律(弹奏),它变成了中声部,上面加了一个声部是这样的(弹奏),一个下行的音阶式的进行。

 

▲勃拉姆斯出生处

德国汉堡,1891年摄

建筑于1943年毁于战火

同时它的伴奏也不是(弹奏)这种了,而是变成这样了(弹奏),也是这样的跳跃,就是几个声部都开始跳跃起来了,而且是同样的节奏律动。之前的半音似的低音下行也没有了,变成了固定低音(弹奏),变成这样了。我们来听一听这次再线是一个非常热烈的再现(弹奏)。它是这样的一个非常热闹的再现,仿佛各个声部都开始律动起来了。

这并不是最后一次的主题再现,之后还有一次,但这次的再现变奏可能让大家不太容易认得出来。他是潜伏在一个进行当中的(弹奏),大家可以听一下。大家仔细听,可以发现隐伏的这条主题的旋律(弹奏),但是变成了各个音区(弹奏),所以大家可以在这发现勃拉姆斯的手法是非常巧妙的。

之后就非常清楚地呈现出第一主题的继续发展(弹奏),然后就逐渐走向尾声了。尾声我们会听到仿佛第二主题的引子又在那闪烁,但是不再往下发展了,它是这样的(弹奏),第二主题呈现一下,然后这个片段又来了,这也是第二主题的一个片段,然后第八度再闪现第二主题(弹奏),又是这个片段,这样结束了这首《随想曲》。

我非常喜爱这首《随想曲》,这首《随想曲》也是《作品76》里一首最常被人拿来欣赏和演奏的作品。因为它的曲风非常感染人,在这儿也向伟大的勃拉姆斯致敬,祝这位金牛座的作曲家生日快乐,同时也希望大家喜欢他的这首小品。

我们今天的课就到这,谢谢大家,我们下次再见。

 

推荐演唱家


▲朱利叶斯·卡钦

美国钢琴演奏家

摄者未知

朱利叶斯·卡钦(Julius Katchen):1926年8月15日生于新泽西州一个俄裔家庭,他的母亲来自音乐世家。11岁时,他在全国广播公司演奏舒曼作品崭露头角,随后费城交响乐团与纽约爱乐乐团相继邀请他举行协奏曲演奏会,使他名噪一时。卡钦是位学者型的钢琴家,有很深的文学修养,在二战后大批演奏家移居美国时,他却认为新大陆的文化环境不如旧大陆,因而从美国移居欧洲,这在当时是很少见的。他的演奏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他擅长室内乐,特别是勃拉姆斯的作品。他与苏克、斯塔克组成的三重奏组被称为“专家三重奏”,录制的勃拉姆斯作品被公认为最符合作曲家的气质。



(注:本讲随堂曲目会在专栏用户群内同步分享,加群方式请查看专栏介绍中的订阅须知。) 

 

◎本节所涉名词注解:

1.固定低音:英文为ground bass,又译作顽固低音。是指一组在音乐中反复出现的低音组,低音部不断重复一些短小的主题动机,或者完全重复一个固定的旋律。 


如果您喜欢本讲内容

可以随手保存下方海报

分享到您的朋友圈


文章作者

段召旭

发表文章619篇 获得13个推荐 粉丝7564人

钢琴演奏家、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音乐系副教授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段召旭·古典音乐说明书(第二季)

解析20位音乐巨匠的超凡之作

9519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7)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