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专属品饮指南
本课程节选自
《刘姝滢·杯中山海经》年专栏
(请勿重复购买)
课程简介:
对于喜欢茶的人来说,无论始于什么,最终让你爱上一款茶的原因,一定是茶味本身。有人喜欢绿茶的清新鲜爽,有人喜欢白茶的简单纯粹,也有人被乌龙茶那难以言明的复杂所吸引。
茶杯中的武夷水仙,除了浓郁的花香外,还有若隐若现的奶油香气;水金龟里能闻到不同层次的花香,而产地和制作工艺与之完全相同的铁罗汉香气却相对单一;同为大红袍的两款乌龙茶,香气上虽然没有差别,但在口感上,一个回甘甜美,另一个则略有矿物的咸味……
这些个人的感官体验足以让初识乌龙茶的人脑袋里挤满了问号,更不用说乌龙茶还有那么多的香型分类。远离自然的都市人很难分清慧兰、建兰、春兰、米兰、玉兰花香在感官上的不同,多数情况下它们只是几个关于香气的术语而已。所以,要想说清楚乌龙茶的风味,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好的办法,就是回到乌龙茶的“现场”去追根溯源。
这个“现场”既包括自然的,也包括社会的。茶是自然的产物,海拔,土壤,光照,水分的差异会影响茶的味道,而不同的历史人文条件,则影响着一杯茶的发展与变迁。每一片叶子里都包含了一部迷你的地方志,当你读懂了这部地方志的时候,你便打开了一扇全新的风味之门。
本次小课,我们请到了《三联生活周刊》茶专栏作者,中读音频专栏《杯中山海经》的主讲人刘姝滢来为大家系统地梳理乌龙茶的发展脉络,带你回到乌龙茶的“现场”,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为你厘清那些有关乌龙茶的疑问:
——不按套路出牌的皇帝改变了乌龙茶?
——老枞水仙究竟有多“老”?
——安溪乌龙茶是如何走向世界的?
——除了“铁观音”,安溪乌龙茶还能喝什么?
——“广东武夷”是怎么形成的?
——凤凰单枞到底是不是宋种茶?
——台湾茶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时常有人会问,我到底应该怎么样去喝茶?开始喝茶前要先做什么?其实答案很简单,要想知道自己该怎样喝茶,首先要做的就是泡上一杯茶,然后喝下去。唯有喝下去,有了感受之后才能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去喝。所以,在课程正式开始之前,不妨先泡上一杯乌龙茶,然后听刘老师讲述那些乌龙茶背后的事情。
课程目录:
01武夷丨 为什么说“没有朱元璋,就没有乌龙茶”?
02 武夷丨 老枞水仙有多“老”?
03 安溪丨 乌龙茶的南洋之路
04安溪丨 除了铁观音我们还能喝什么?
05 潮州丨 武夷茶为什么来自广东?
06 潮州丨 从“凤凰水仙”到“凤凰单枞”
07 台湾丨 乌龙茶里的游子
主讲人
刘姝滢,《三联生活周刊》茶专栏作者,中读音频专栏《杯中山海经》主讲人,《茶界中国》第二季总撰稿人。通过与各领域生活方式倡导者、味觉关注者的互动探索中国茶味的各种可能。注重茶本身的味觉体验,提倡从历史与地理,时间与空间的角度重新梳理与建立茶的新系统。
课程出品
编辑:李响
剪辑:李响
校对:王婧涵 李佳艺
设计:侯子晗
1、爱茶的人、爱喝茶的人 2、希望能够系统地、全方位地了解茶与茶文化的人 3、热爱生活的人
1. 本课程节选自《刘姝滢·杯中山海经》年专栏,共7段音频约85分钟。
2. 如果希望了解更多与茶相关知识的朋友欢迎订阅《刘姝滢·杯中山海经》年专栏,同时欢迎加入线上微信群,与刘姝滢老师和其他喜欢茶的朋友一起走进茶的世界。订阅专栏后,发送订阅截图至中读微信号(zhongdu2018-4),即可申请返还您购买本期小课所用读币。
3. 本专栏为虚拟内容服务,一经购买概不退款,请您理解。在服务号中收听音频遇到问题的用户,请查看您的微信是否升级到了最新版本,或直接下载中读App收听。为提高您的收听体验,请及时更新到最新版中读App。
台湾茶的自然与风土
从模仿到创造。
闽粤本一家,相煎何太急。
享受课程折扣减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