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9.11 苏轼 | 记和序

作者:方笑一

2022-01-14·阅读时长8分钟

2924人看过

9.11 苏轼 | 记和序

59.3MB
00:0025:50

三联中读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方笑一。

上集结束,我们讲到苏轼自请外调后,去到各地写了很多文章,其中一部分就是记和序。苏轼的序不多,记写了很多,而且写得非常好。这集,我们就重点讲讲他的记的特点。

苏轼自请外调,离开了政治中心,自此,他的好文章也源源不断地产生了,写出了一大批记和序。他的序不多,记非常多,而且写得很好。记和序都是古文,什么是“古文”?宋初有一个人叫柳开,他是宋代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他在《应责》中写道:“古文者,非在辞涩言苦,使人难读诵之,在于古其理,高其意,随言短长,应变作制,同古人之行事,是谓古文也。”写古文,不能写得让人难以理解,关键在于其中折射出的道理要高古、立意要高远。古文跟口语是一致的,句子有长有短。苏轼的记、序二体都是用古文来写的。记,原本的功能是记物,是客观的记叙,没有太多的文采。唐朝古文家元结的《右溪记》,算是古代的记里非常有文采的一篇。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曲,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之上,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记一开始都是刻在石头上,起到了记录的作用。但是记这种问题在苏轼笔下,展现出来的就不一样了。苏轼的记文有三个特点,第一是立意。《宝绘堂记》是苏轼的记里不算最有名但却很有特色的一篇,尤其对现代人来说非常有意义。“宝绘堂”是驸马都尉王诜家里建造的一座堂,里面收藏了很多画。他自己也是著名画家,留下了很多画作。

《秀栊晓镜图》(北宋·王诜)

苏轼就由宝绘堂收藏字画引申开去,给王诜写了一篇文章,讲了非常有益于我们人生的道理。他说:

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

寓意和留意有什么区别?寄情于物,即使一件很小的物件也会让人开心,就算物件再好也不会成为祸害。沉溺于物,即使物件很小也可能会成为祸害,就算得到好东西也不会感到快乐。文章骨子里面用的是道家的思想,之后还借用了很多典故来加以验证。

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然圣人未尝废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耳。

听音乐、看画、打猎等等,圣人也是做的,但圣人只是通过这些活动调剂自己,把心灵寄寓其中,而不是作为自己的全部。他还说了例子:

刘备之雄才也,而好结髦;嵇康之达也,而好锻炼;阮孚之放也,而好蜡屐。此岂有声色臭味也哉,而乐之终身不厌。

这说的是刘备、嵇康、阮孚的例子。我们在一些场合遇到一些陌生人,特别是比自己地位高的人,可以从他们跟你交谈的反应中,看出你在他们心里的地位如何。《世说新语》记载:“康方大树下锻,向子期为佐鼓排。康扬槌不辍,旁若无人,移时不交一言。钟起去,康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嵇康的这个反应被钟会说给了司马昭听,司马昭觉得这个人不能留,后来嵇康就送了命。

凡物之可喜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书与画,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钟繇至以此呕血发冢,宋孝武、王僧虔至以此相忌,桓玄之走舸,王涯之复壁,皆以儿戏害其国凶其身,此留意之祸也。始吾少时,尝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既而自笑曰:“吾薄富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画,岂不颠倒错缪,失其本心也哉!”自是不复好。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去而不复念也。于是乎二物者常为吾乐,而不能为吾病。

人可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是癖好。这些兴趣爱好里,唯独书法和绘画不会坏人心智,可以让人平静。但是如果心心念念,执着于此,最后承受的祸患也会非常严重。就像钟繇,他曾经苦苦求索蔡邕的《笔法》,韦诞就是不给他。钟繇为此捶胸顿足,吐血不止。曹操给他吃了丹药,他才免于一死。韦诞死了之后,把蔡邕的《笔法》作为陪葬品葬了,钟繇就想掘他的墓,把蔡邕的《笔法》掘出来,这就是苏轼讲的“呕血发冢”。桓玄收藏了很多书画,还预先做了小船,他说一旦打仗了,就可以带着书画乘着小船逃难去。王涯把书画藏到墙壁里面。这些人都是因为爱好而导致走向极端。苏轼说他自己小时候也非常执着于收藏书画,但是后来想通了,觉得太过于固执是荒谬的。不是不喜欢了,而是有就收藏,没有也没关系。这应该是我们对于物应该抱有的态度。

驸马都尉王君晋卿虽在戚里,而其被服礼义学问诗书,常与寒士角。平居攘去膏粱,屏远声色,而从事于书画。作宝绘堂于私第之东,以蓄其所有,而求文以为记。恐其不幸而类吾少时之所好,故以是告之,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

苏轼说,他看到驸马为收藏画作建造的宝绘堂,想到了自己的经历,于是有感而发,写下此文提醒友人。

第二个特点是结构。苏轼任徐州知州的时候写了《放鹤亭记》,结构非常有意思,主要体现在这一段: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

这个山人非常喜欢鹤,说皇帝的快乐都比不上他隐居的快乐。鹤是超然于尘埃之外的,所以《周易》和《诗经》都拿鹤来比喻贤者和隐士。春秋的时候,卫懿公非常喜欢鹤,给鹤加官进爵,他的手下就说,给鹤加官进爵,那么就让鹤去做事吧,最后卫懿公亡国。这篇记讲出的道理就是像鹤这样的清雅之物,如果喜欢过度,也会成为亡国的祸害。

最后,苏轼拿酒来对比:

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酒是坏东西,鹤是好东西。苏轼认为,如果过分喜爱,即使是好东西,也可以导致亡国。像酒这样的坏东西,如果可以正确对待,也可以像爱酒的名士一样,得美名而传天下。东西不在于好坏,看你怎么样去看待它。

《放鹤亭记》拿酒来举例,这在中国古代的文章里面,叫请客对主。中国古代的文章讲主客,讲宾主,写主要的事物,用另一个事物作比较或陪衬。南宋李耆卿《文章精义》评论:“文字请客对主极难,独子瞻《放鹤亭记》以酒对鹤,大意谓清闲者莫如鹤,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乱德者莫如酒,然刘伶、阮籍之徒反以酒全其真,而名后世。南面之乐岂足以易隐居之乐哉!鹤是主,酒是客,请客对主,分外精神,又归得放鹤亭隐居之意切,然须是前面嵌饮酒二字,方入得来,亦是一格。”苏轼用酒来衬托鹤清远闲放的性质,实际上酒和鹤原本是没有关系的,这样处理大大增加了文章的含金量。洪迈说苏轼这篇文章写出了“隐然为天下第一快活,固在言外矣”。

第三个特点是语言。苏轼的心态在黄州有了一个大转变。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马上要离开黄州到汝州去的时候,写了一篇《黄州安国寺记》。这篇文章非常真切具体地描绘了他从“乌台诗案”的痛苦中走出来的心路历程。他说:

元丰二年十二月,余自吴兴守得罪,上不忍诛,以为黄州团练副使,使思过而自新焉。其明年二月,至黄。舍馆粗定,衣食稍给,闭门却扫,收召魂魄,退伏思念,求所以自新之方,反观从来举意动作,皆不中道,非独今之所以得罪者也。欲新其一,恐失其二。触类而求之,有不可胜悔者。于是,喟然叹曰:“道不足以御气,性不足以胜习。不锄其本,而耘其末,今虽改之,后必复作。盍归诚佛僧,求一洗之?”得城南精舍曰安国寺,有茂林修竹,陂池亭榭。间一二日辄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垢所从生而不可得。

苏轼到了黄州后,准备认真思过。这一思过,他发现自己前面走过的路全都是错的,无法彻底改正,为此他痛苦不已,觉得自己无药可救了。后来,他想要借佛教的力量改过自新、克服缺点,让自己从痛苦中解脱出来。这时正好在黄州有一个安国寺,环境优美,他就每一两天去一次寺里修行。

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表里翛然,无所附丽。私窃乐之。旦往而暮还者,五年于此矣。寺僧曰继连,为僧首七年,得赐衣。又七年,当赐号,欲谢去,其徒与父老相率留之。连笑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卒谢去。余是以愧其人。七年,余将有临汝之行。连曰:“寺未有记。”具石请记之。余不得辞。

寺立于伪唐保大二年,始名护国,嘉祐八年,赐今名。堂宇斋閤,连皆易新之,严丽深稳,悦可人意,至者忘归。岁正月,男女万人会庭中,饮食作乐,且祠瘟神,江淮旧俗也。

四月六日,汝州团练副使眉山苏轼记。

这样的生活苏轼过了整整五年。这五年,他经常去寺里焚香默坐,自我反省,过得非常痛苦。寺里的和尚对苏轼说,如果知足了,就不会自取其辱了,如果收手了,就不会有危险了。后来,他要去汝州做知州了,和尚就请他写一篇记。苏轼就写了《黄州安国寺记》,记录下了他这五年痛苦的心路历程。

苏轼写了这么多文章,每篇文章都不一样,好像没有什么规律可循,但其实是有规律的。晚清刘熙载《艺概》说得很好:“东坡文虽打通墙壁说话,然立脚自在稳处。譬如舟行大海之中,把舵未尝不定,视放言而不中权者异矣。”苏轼的文章,主题都很清楚。他的文章能放能收,可分散,可集中,但核心一直都在。

苏轼的记看似在写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可从他的笔下呈现出来,却道出了极不平凡的道理。他的文章,立意、结构和语言的水平极高。从这些记里我们也看到了一个渐渐从逆境中抽离出来的、心态趋于平和的苏轼。

好,这集就到这里,下期见。

欢迎分享转发

与更多人一起走进

九位诗人的诗意人生

文章作者

方笑一

发表文章7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18人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哈佛大学访问学者。 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理事、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命题专家。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方笑一·100首诗词里的九种人生

从李白到苏轼的诗意世界

353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9)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