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媒体联结力

作者:贾冬婷

2022-08-09·阅读时长6分钟

3006人看过
从客观到主观,从“无我”到“有我”,媒体与受众新的联结关系在建立。

媒体联结力

12.2MB
00:0013:22

贾冬婷(张雷 摄)

从0到1:一种媒体评价体系

记得主编李鸿谷最初向我提议创立一个建筑/城市奖项时,还是2019年底。我此前在周刊做了15年采编,说实话,对于媒体的第一重认知还是客观意义上的记录者,要转换角色成为主观意义上的评价者,内心也有些打鼓。

不过回想那个时候,似乎一切皆有可能。2018年我曾去威尼斯报道建筑双年展,那届的主题是“自由空间”,仿佛世界是没有屏障的。来年公布的新一届主题——“我们将如何共同生活?”——则像一个预言,暗合了2020年以来暴发的新冠疫情的持续震荡。

人文城市奖策划之初,我们首当其冲面对的问题是:评价什么——建筑,还是城市?谁来评价——专家,还是大众?

调研发现,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相关奖项大都是由专业机构发起、以专业视角的评奖。这与很多国家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已经进入稳定期、有一套相对标准的评价体系有关。不过,建筑/城市领域更广泛层面上的意义感和价值感也一直被呼唤。

而中国的情况更为特殊。在经历了30年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之后,中国拥有全球最丰富、最新鲜的实践案例,也面临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建筑与城市、与社会早已前所未有地裹挟在一起了。

此外,“人”的缺位是城市化进程中最突出的问题。而这个“人”是“复数”的,是多种利益相关者构成的。从现状来看,除了建筑师、政府、开发商,尤其缺少使用者的参与。

也正是在2020年初,我国整体城镇化率首次突破了60%的拐点,意味着高歌猛进的城市化不可持续,增量开发转向存量开发,走向人文是大势所趋。与此同时,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影响,在巨大的自传播流量下,城市空间被图像强化,其背后的空间使用者终于不再缺席。基于此,我们希望设立一个人文视角切入的城市评价体系,去重建人与人的联结,人与城市的联结。

那么,在朝向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三联生活周刊》作为大众媒体可以做什么?

一是人文基因的注入。聚焦微观和个人,避开宏大叙事和道德评判,让价值和意义自动浮现,是三联的价值观和方法论。这在周刊建筑/城市领域的报道中也展现得非常充分。从我在该领域的十几年报道实践来看,三联这类选题落脚点往往是城市事件、城市生态,探讨的是空间与人的关系,是城市里的人随着物质载体而变迁的记忆和情感。

二是传播意识的强化。三联人文城市奖自2020年6月正式启动,其时正值新冠疫情肆虐,我们确定了“重建联结”的主题,一方面是去直面过去几十年高速城市化中“人”的缺席,另一方面也是去回应疫情后物理和心理隔离的共同处境。我们认为,将关注点从专业层面扩大到社会层面的重建联结,或许更困难,但也更有意义。

不过,要搭建一个人文城市评价体系,意味着媒体要从一种客观记录者、把“我”隐身其后的视角,转换为更有主观意识的联结者角色,重新找到“我”的定位。

联结作为方法论

从“无我”到“有我”,人文城市奖里的主体性,并不是媒体直接下场做裁判。恰恰相反,作为发起方的三联抽身而出,聘请了普华永道作为指定独立计票机构,因为公正性和公共性才是一个奖项得以长久的基石,也是它得以联结各方的前提。

在这一评价体系中,三联作为媒体发起方,更多充当了一个联结者的角色,来激发和推动各利益相关者的合力。评奖过程中,我们邀请到由28位城市、建筑及人文领域权威人士组成的提名团,10位建筑界权威专家组成的评审团,以及7位建筑及文化界权威专家组成的终审团,他们是人文城市共同体的代表。

这其中建立的联结关系有两重:一重是纵向的,由传播为基点,探索将研发、内容、运营等评价类产品各链条打通;另一重联结是横向的,从评奖体系的多元参与者,到城市各利益相关方的打通,再到更大的“人文城市”IP的创新生态系统。一次典型的横向联结,是在第一届评奖落幕一年之后的人文城市季项目“小城之春”,我们联合了策展人与12位共创人,以短视频、文字、展览及图书的形式,聚焦大城市和乡村之间参差多态的中小城市变迁。

多方联结的力量是令人兴奋的。无论是在我们对25个奖项入围项目的一次次实地考察中,跟建筑师、政府、开发商、居民碰撞探讨,评奖结果出炉后的各方反馈,还是参与共创主体的愈加多元,我们都欣喜地看到了新的价值观被开启,利益相关群体被激发,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圈层化和专业化。

当然,三联人文城市奖是一个媒体奖,关注点更倾向于价值观或意义感,目前所起到的更多还是一种“软化”或“疗愈”的作用。深层意义上的“重塑城市的权利”更为复杂。此前几十年中,政府和开发商一直拥有强势话语权,建筑师的社会理想得不到落实,慢慢缩窄到专业技术提供者的角色里,而城市居民更是长期缺位。

要进一步实现城市权利重塑,我们作为媒体还需要更有意识地主动建构。人文当然不应只是一种愉快的怀旧,处理当下比延续历史更重要。也是为了回应城市的数字化和公共空间的网络化趋势,我们将首届评奖落幕一年后的人文城市季主题设定为“跨越边界”。围绕这一主题,开启了人文城市光谱计划,邀请了城市研究机构以及多家互联网科技公司,希望以大数据为媒介,建立以人为本的、可感知的人文城市评价体系。

回想第一届三联人文城市奖专题封面报道出炉之时,我和李大人、当期发稿主编吴琪在美编电脑前,纠结于选择哪张图做封面:我们发现,人与城之间巨大的尺度差异,似乎很难在同一张图片上并置。最终,我们选择了广州菜市场美术馆拆迁前的景象:一扇窗里的人间烟火,周围是千万扇窗,是人与人联结起来的城市。

宏大的城,与微观的人,中间还有多个层次需要弥合,这也是目前现状的一种隐喻。如李大人所说,目前人文城市奖完成了从0到1的关键一步。如果说从0到1相当于建起了金字塔的顶端,那么它跟每一个人的深层联结,还需要从1到N的层层搭建。

从1到N:更深层的联结

2021年8月,基于在周刊和人文城市奖的经验,我从杂志采编的岗位,转去负责中读平台。

与中读的最初缘分,要回溯到2017年初我在周刊主笔“我们为什么爱宋朝”封面故事,那期杂志的大卖,让中读敏锐捕捉到一个可深度挖掘的内容IP。中读在2018年拿到第一笔募投款,决定抓住这个IP,推出第一档精品课“宋朝美学十讲”,我当时作为外援也参与了策划。结果令人欣慰,这档音频课程聚合了宋朝各领域研究的顶尖学术阵容,之后又借势孵化出图书、视频等不同形态的内容产品,形成关于宋朝美学的多元内容矩阵。

回想起来,2018年宋课推出时,正是知识付费的黄金年代。此后,考古课、博物馆课、思想家课等系列精品课的推出,进一步强化了中读作为人文知识头部平台的形象。

如果说人文城市目前完成的是从0到1的跨越,那么,刚刚过了5周岁生日的中读,正在迎接的则是从1到N的挑战。

仅靠IP课程拉动全局的模式渐渐式微,中读正不断探索新的模式:在知识课程之上融入数字刊,将App、Pad、官网端口打通,搭建三联全媒体平台;从单点课程售卖,转向会员权益的运营;从App私域,向多元渠道拓展。正如中读LOGO的形象转变,从“中”字形传统书页一分为三,似三块屏幕,或三扇智识之窗,呈现出更多变化、更多融合的未来图景——快慢之间有中读。

如今,知识付费领域已成为红海,蛋糕仍在扩大,但分食蛋糕者也更多了。在中读等第一代垂直类平台之外,第二代算法平台的入场开始重构知识付费生态链,知识交付方式趋向直播和视频,知识分享者更加泛化,受众的需求也在随之转变。

对于中读来说,我们相信好内容永远是基石,但好内容还需要更多的拓展和创新,也需要触达更广泛的受众。一是持续有效的品牌传播。比如今年的中读知识大会,我们提出了“回到未来”的主题,就是想继续强化中读的传统文化人设。从历史、文学、建筑、哲学等多个角度去追问“未来,从何而来”——今天的衣食住行、人格气质、思维方式与社会建构,都是既往传统的延续,这些传统也将塑造未来。

另一个新挑战是,受众对私域平台的黏性减弱,对个人IP的黏性提升。我们正在探索,盘活中读平台上的优质知识分享者资源,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传播曝光,强化人格化认知,激发他们更高品质、高密度、高互动的内容开发,与受众建立更深层的联结。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贾冬婷

发表文章7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277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编助理、三联人文城市奖总策划。

中读签约作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1)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