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读感周刊丨作家解读作家,看见更大的小说世界

作者:中读推荐

2019-12-13·阅读时长10分钟

1786人看过

在小说这棵大树上,欧洲一直占据强大的霸权,正如过去几个世纪欧洲在全球确立的主体地位。然而,随着20世纪下半叶世界形势的变化,小说的形势也产生了变化——传统上被认为处在小说边缘地带的作家们开始逆袭,他们讲自己的故事,逐渐被听到和重视,让读者看到了更多存在的可能性,大为丰富了小说世界。


而在20世纪诞生的这些“传统的小说边缘地带”的作家,他们在时间上与我们接近,一定程度上与我们一样,经历和分享着共同的经验和世界背景,他们是我们的“同代人”。这也意味着,他们更有可能和我们展开对话,他们所关切的也许正是我们所注意的,他们的经历某种程度是我们正在或即将会经历的,他们的困惑和问题也许正是你现在所遭遇的。因此跟随这些“同时代”作家,我们能看看当代人或这个世界还有哪些未知,人类可能成为的,人类做得出来的……更多的人类可能性。


为此,中读邀请到国内11位知名作家(好的作家也是好的读者,同行最了解同行),打造了“谁在书写我们的时代:邂逅10位当代文学巨匠”精品课,解读10位与我们“同时代”的作家,T·S·奈保尔、伊恩 · 麦克尤恩、爱丽丝 · 门罗、阿摩司·奥兹、村上春树、石黑一雄……而总序,是由知名作家李敬泽讲述。


中读听众也在这一总序中得到了关于20世纪小说、关于这些作家的全新认知。中读君将其中一些有意思的读感收集起来,集合成这期读感周刊。


(以下是中读君在中读精品课“谁在书写我们的时代:邂逅10位当代文学巨匠”总序的读感区搜集到的一些优秀读感。)

 

看见另一个世界

@渭川

时代不一样确实感受会不一样,之前的那些经典有战争、有革命,这是我们这些新人类没有感受过的、也未必能在此生能感受得到。这次课程选的作家离我们在时间上更近,也许他们所关切的是我们所关切的,我们也能从他们身上看到我们所看不到的同一个世界。


异见的必要

@觉醒启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时代在变化,生活在发展,文艺上的创新,完全是适应时代的需要。在艺术上墨守成规,固步自封,并不可取。因此听到当代世界的声音很重要。


在字里行间对时代再认识

@弗兰克

阅读同时代的作家作品,从另一个角度打量着这个自己所生活的时代和社会,文学能反映时代的样貌,读者跟随着当代作家,在字里行间对时代再认识。


跟着同时代作家去探险

@wilight

读同时代的作家—可以跟他们去探险。感觉也可以用他们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反思我们这个世界。作家里面比较熟悉巴恩斯、石黑一雄、麦克尤恩,我自觉的读他们的作品并不是让我看到“未见之事”,尤其是巴恩斯、石黑一雄,而是这些作家如何反思生活中的“常见之事”,从而分外击中我心。


发现另一面镜子

@薄荷

阅读当下比阅读过去可能更有意义,对于一个俗民,我们需要的是立足当下,着眼未来,过去不可补,而时代的更迭时间又那么短,跟着时间的洪流走,都不一定了解 这个世界人心也跟着在变,政局也在变化。越来越感受到蝴蝶效应和全球村的影响,这次三联选择这些边缘的国家或者一些文化明著作来看了解他人,就是了解当下的自己。

 

投身古典是对当下的一种逃避?

@两点半消失

关于为什么要阅读同时代作品这件事我曾经也有过困惑。就我自己而言,我接触的书籍中同时代的作品是比较少的,不是同时代缺少优秀的作品,它们也有很多十分有魅力的地方,但为什么一直沉迷于古典的传统的甚至是古老的文字作品而把现代的作品束之高阁呢,听了文中的介绍后发现,可能因为我缺少对当代问题的聚焦吧,投身于古典的作品某种意义上是对当下的一种逃避。


内行理解行情

@娴云悠悠

赞同“同行之间的欣赏、赞叹和倾慕,可能是世上最真诚的情感,同行之间的分析和领悟,也可能是世界上最准确的理解。”。为什么我们在学生时期都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因为老师的高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知识。文学更是这样,好的作品也许不能一下子吃透,但有一个好老师解读能更快速地帮助我们理解作品。即使作家的评析不等同于原作者,对于我们这些文学爱好者来说,已经能引发不少思考和鉴赏了。


读书无禁区

@angang

以前读书给自己定了一个规则,要读就读一百年前的作家的作品,因为我觉得世界上好书那么多,要读就读最好的,而时间会告诉你什么是最好的。慢慢地,我发现,我的规定没有大问题,但是当代作家的作品也是非常优秀的,尤其是获得过国际大奖的作品,因此,一听到这个标题,马上就心动了。


好的作者也是好的读者

@二树

好的作者同时是各自背景下的专业读者。即使生活同质化的今天,人仍是不同的,包含无限的丰富性。我有关注中国当代文学,李敬泽老师算是评论家出身,诚如他所期待的,新的作者正从各年龄段、行业中涌现。对我而言,除了老师提及的在舒适区外冒险,阅读当代同时代的外国文学的好处还在于发现我们的差异究竟有多大?我们的时空观恐怕离古人很远,地域造成的差别大约不及年代。这样理解的话,本次分享下的阅读带给我们的可能更多的是熟悉的陌生感。

 

虚构对人类的重要

@王诗涵

感觉主讲人说的很有道理,我感觉其中的一些观点与《人类简史》中的一些观点不谋而合,比如强调虚构的能力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现代化的本质是怎样的一个过程。最后我再一次地听到“讲故事”这个词被强调,好几位诺奖得主在致辞的时候都提到了他们作为“讲故事”的人的这一身份。莫言也是这样。可见,讲故事算是小说的核心。讲故事不仅要讲好一个故事,还要讲出自己的故事,而不是别人的故事,这也很重要。


谁制定标准谁就有话语权

@daheng@For”

文学上谁制定标准谁就有话语权,极似殖民时代的游戏规则,这虽是自私化的表现,却也推动整个世界的前进,它为世界上的所有人能讲好故事能让人听的懂讲的什么故事成为可能,否则就像这节课里讲的曹雪芹听红学研究者报告一脸懵逼,这也反映着文学解读必须要有时代性,不能停在过往里,有了“现代”的解读古典才能是经典,这是潮流之一,之二便是被边缘化的人开始讲故事并且讲的很好,问题是我们如何理解“讲的好”,这里又有了标准和话语权的问题。


被不同的声音解读,反而更有意思

@迎旭

记得大学的外国文学史和比较文学,老师从古希腊史诗讲到中世纪、讲到文艺复兴,从文艺复兴讲到启蒙主义到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然后自然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表现主义…各个思潮,到结尾会讲点日本文学和印度文学。荷马、但丁、莎士比亚、司汤达、雨果、左拉、卡夫卡、萨特、加缪…都在被不断讲述。但是,当代现在的这些大咖级外国作家没有一个出现在教科书中,就是没有被盖棺定论。而这些作家不断出现各个杂志中,被不同的声音解读,没有统一的标准,反而很有意思。现在的文学越来越倾向于解构,打破传统的创作方式,趋向于独立个人的精神心灵探究,甚至如同李敬泽老师所讲,文学从英法俄大国更趋于边缘化作家的呈现。


对当代人的经验与境况的有效概括

@靐

如李敬泽老师所说,所谓“后现代“后殖民这些术语并非学院学者在象牙塔里胡乱构建出来的,而是一种对当代人的经验与境况的有效概括。在这个各异的文化无声碰撞乃至对抗的时代,“主体或说“身份的问题对于个人乃至地域和文化族群都是亟待面对的问题。较专业的读者往往不屑于主题和内容二偏好关注作品形式方面、技巧方面的问题,然而实际上从作家写作和读者阅读出发,文学是人类认识、理解自我和世界的一种方式,这就要求人在文学之域下对生存境遇和经验的直面,主题和意蕴始终是绕不开的重要话题。


语言即权力

@仁耳十二

西方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体系利用强大的政治和经济手段,将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他者化,使这些地方的人只能被述说而不能自我表达。新时代边缘地区的作家则开始突破反思自我的身份、看待世界的方式、看待自我的方式等文化政治和身份政治问题。政治势必关乎人与人之间的权力关系,因此差异和冲突成为世界文学的新主题,并且边缘、流散和越界也成为现代新的反思内容。


等待思考的真问题

@🐝狐狸小南

我是谁?在绝大多数中国人的眼里,这好像一个小儿科的问题,我是你妈妈,你是我女儿,你是一个小学生,你是一个大龄剩女,你是一个一家之主,标签话,概括了“我是谁”的问题,所以我们越来越不认识自己了,最主要的问题不去思考,便开始理所应当,就开始肆无忌惮,地基没有建好,大厦势必不会稳固,所以我是谁?每个人都应该好好花时间去思考一下。


感谢“地球村”

@Sue

相对于之前的作家,当代作家生活的地理范围更广了,这一方面带来了世界主义的眼光和思考方式,另一方面却在身份认同上产生了更多的无措进而引发更深的思考。比起在国家概念上的身份认同,或许当代作家们有了更多的自我认同,并能接受更多的差异性吧。各个之前所谓的边缘文化逐渐有了一席之地。

 

找到自己的“说话”方式

@Crystal Liu 刘浩阳

好久没有听课听的如此激动了,这一章的内容,既熟悉又陌生、好像许多年的感悟和经历被一个更有经验的前辈用更有水平的话讲出来了。在我这个特定圈子里的90后,小时候有在欧美生活的经历,童年在国内的教育是及早的英文教育,大量的欧美影视、音乐、书籍作品。从个人而言,我的内心是有很大的分裂的。一部分是对中国文化和生活什么的认同感,另一部分是对于灵魂里被西方文化影响的那一点躁动,导致没有办法完全的接受自己的本土文化身份。这种影响是深刻的,因为它伴随我成长的一点一滴,但这种影响却又是非常肤浅的,因为并非长期一直在西方国家里成长,接触到的信息毕竟很多不是直接的。大学来到美国念书,更大的挑战就是如何找到自己的“说话”的方式,很长时间,我都无法区分哪些是我想说的,哪些是我为了融入一个群体而需要说的。但久而久之,似乎也习惯了在哪里都能表现的像个局内人,但是心里在哪里都觉得自己是个局外人。曾经致力于做文化的沟通者,自信只要聆听,沟通,任何的分歧都会化解。但逐渐发现,有些本质的分歧永远都没法化解。我的现阶段人生本来处在这样一种绝望的悲观中,然而,这一节课给我当头一棒,提醒我虽然分歧可能是必然,但“划清界限”“各自好好生活”或许是解决问题的另一种视角。

 

活这一遭,总还想往前探索什么

@菇仔

以前不想看呓语般的当代小说,希望古典主义的有个确切的表达,一切定型了,我可以躺在上面休息或获得慰藉。但正如老师说的,这有点偷懒,作为当代人,活这一遭,总还想往前探索什么。痛苦是一定会有的,并且痛苦之后也许还是痛苦,但,如果你想书写文学,这是不可,绝不可回避的。


创作意图中的群体自觉

@菇暖暖

小说作为小说家的作品,创作意图可能是自我疏解、创造、记录、表达、展示。有阅读对象和无对象的。两位加拿大女作家的作品仿佛都具有使命感,从不同的视角和风格,为加拿大和女性发声,让被忽视的两者进入人们的视野,将这些需要被了解的表达出,向周围的人,向世界展示。无论男女、无论是否是小说家都会面临的“我是谁”,两位作家因自身身份感受到的从“我”出发,表达着需要表达的,被忽视和弱化的需要被了解的。有趣的是两者截然不同,刚好丰富和互补。

 

燃起阅读的欲望

@chanchansss

这篇介绍实在燃起很多阅读的欲望,尤其开头介绍两位女性作家,阿特伍德的《使女的故事》改编的剧当时引起极强的轰动,一个基于圣经并把政治环境极端化后作为背景的故事,我所看到的是制度集权、极端男权和女性物化组合在一起的如噩梦般的世界,里面被“他者化”的只有使女吗?夫人曾经也是在权力塔尖的人,她拱手相让的甘心成全的是什么也许自己想想也会后悔。“他者化”是一个需要好好揣摩的词。


教育的必要

@雅惠

两性的矛盾、冲突一直存在,只是在20世纪以前,女性受教育的机会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在社会中的参与程度低,女性的问题不被重视,女性被视为低于男性的第二性。进入20世纪以后,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逐渐普及,女性受教育的机会增多,女性逐渐走出家庭,走上社会,工作,经济地位提高,女性的生存境遇,女性在社会与家庭中与男性产生的矛盾和问题才越来越被广泛关注。许多女性作家不断涌现,关注女性的情感、生活、生存、痛苦等。许多男性作家在小说中也大量关注了女性问题。人类社会就是两性组成,许多社会问题,家庭问题都是两性的冲突、对立造成的。作家描写人类社会,描写生活,描写人,不可避免都会涉及女性问题。

、魔鬼;社会如果在好的制度保障下可以是好的,在社会各种伦理道德制度的约束下使善行可以成为人的第二性,以合法的方式引导人释放其魔鬼天性。因此,人之初性本善在于其周围人事及环境的引导。人出生都是一张白纸,如何书写可谓事在人为。懂得了人性之劣便更应向善而行,尽量塑造善的无意识,遏制恶的无意识。找到释放魔鬼的正确方法同样重要。


在中读 App 的读感区,华丽精美的文字不是必须,波澜壮阔的经历不是必须,只要你真情流露,坦诚倾诉,无论多么朴实无华,都将是一期一会的【读感周刊】的不二选择。

点击下图,浏览本专栏目录页

 


文章作者

中读推荐

发表文章932篇 获得3个推荐 粉丝4180人

精选内容推荐,分享最新的热门好知识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谁在书写我们的时代

邂逅10位当代文学巨匠 | 小说大师课第二季

0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3)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