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读感周刊丨永远迁徙的人类和他们苦苦寻求的容身之处

作者:中读推荐

2019-12-20·阅读时长7分钟

1409人看过

在20世纪作家中,有一类常被贴上“移民写作”的标签。例如,2017年获得诺奖的日裔英籍作家石黑一雄,出生于印度一个穆斯林家庭的英国作家萨曼·拉什迪,《洛丽塔》的作者纳博科夫,他本人是俄国人,后来在西欧和美国都有较长时期的定居,很难说清他的文学气韵是俄罗斯式的、法兰西式的还是美国式的?还有《恶童日记》的作者雅歌塔,生于匈牙利,后因战乱而逃亡到瑞士,她的法语完全是零起步,学到一定程度才开始尝试用非母语(法语)写作,直到51岁才出版第一部作品。


这样的移民写作能拉出一长串名单来,他们在读者、评论界、媒体、影视、评奖等领域都特别受关注,因为移民话题不仅是当下的,而且是全球的。作家鲁敏认为,他们由于地缘交叉的写作背景,会在身上浇铸出一种动荡而开阔、混浊河水般的基因,从而使得他们的文学血液总有独秀于林的异样之处。


在这么多的移民作家里,鲁敏认为,把移民者的日常寄居心态写得淋漓纷披、令人戚戚的,当属V·S·奈保尔的早期代表作《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


而纵观V·S·奈保尔一生的创作,他在虚构(《大河湾》、《抵达之谜》等)与非虚构(《印度三部曲》)两个领域均有重要成就。这样一位作品备受推崇但为人备受诟病的作家,该如何去解读?为此,我们邀请到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作家鲁敏来为大家解读奈保尔。


中读听众也在这一讲中得到关于奈保尔的全新认知。中读君将其中一些有意思的读感收集起来,集合成这期读感周刊。


(以下是中读君在中读精品课“谁在书写我们的时代:邂逅10位当代文学巨匠”“奈保尔:印度裔英语文学大师”一讲的读感区搜集到的一些优秀读感。)

 

文学意味上一种有力量的审美

@Stat杰

《米格尔街》虽然是少年视角,但语调冷峻讽刺,悲喜爱恨交加,以一种忧郁、幽默、伤感的笔调勾画了殖民地生存者所特有的得过且过、无所事事的生存状态,以及这种生存状态中的卑微怪异的文学审美性——这么说好像有点残酷,但的确如此,伤感中的卑微和妥协中的幽默,现实世相中的种种不如意,恰恰会在文学意味上构成了一种有力量的审美。


最终还是被时间所溶解

@zoe

原来奈保尔是这样。听上去会有一点激情,有点蛮横,或许是才华横溢的人都具备的属性。而随着生命的流逝,老去的不仅仅是身体,失去的也不仅仅是机能,还有随着岁月累积的像顽固的污垢一般的脾气,它一点点的形成,一点点的扩大,一点点的变厚变硬,那么肆虐,那么无忌,最终还是被时间所溶解……


他缺乏幻想天赋?

@博洋

不得不承认奈保尔的种种优点:行文稳健凌厉,讽刺直指人心,心理描写精准,一贯冷漠疏离的姿态和惊人的观察能力,此部的人物性格塑造也相当成功。但是,除了对上述文体的叹服之外,这部近六百页的长篇几乎无法令我产生任何应有的共鸣和感情。正如库切所说,他缺乏幻想天赋,找不到自己的题材,作为一个在既不属于他又没有过去的文化中成长起来的殖民地居民,为了在世界上寻求立足之地,他必须不断地努力。


标签的利弊

@Wendy-小傅

能够在虚构与非虚构两个领域均有重要成就,光这一点就足够吸引大家去阅读。奈保尔成名好早啊,比我印象中还要早。我也不喜欢大众对一个作家贴标签,什么“移民写作”等等,我想这是营销的一种吧,只是为了吸引大家多来关注作家或者作品。


 

但求给灵魂一个栖息地

@Songyq

奈保尔青年时期就是现在很多大学生的写照,高学历,有见识有抱负,但是无处谋生。写作不失为一个自我救赎的出口,不求出人头地大红大紫,但求给灵魂一个栖息地。


经历过岁月的大浪淘沙

@鲍俊伊

或许是因为岁月,当我们再次见到已经成名的作家,总难想象他们年轻时代是多么的狂放不羁。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是一个“有很多次被咨询”经验的人,一个好的作家,也许也经历过岁月的大浪淘沙。


品性从青年追溯

@reddyrainbow

奈保尔被贴上了移民作家的标签,这也许是作家本人不喜欢的。相对于后期特立孤傲的奈保尔,年轻时期的他表现则正相反,《米格尔大街》《灵异推拿师》这两部作品中可以窥到青年奈保尔的品性。

 

生活有多不行,艺术就有多幸

@一明净人

鲁老师的讲解深入透彻,旁证博引,不仅讲到了奈保尔殖民主义的标签,还把相类似的的其他作家也一起提及,让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了更多直观的认识。不仅如此,鲁老师还侧重从青年时代的作品入手,让我们更加接近作家的内心世界——生活有多不行,艺术就有多幸。感激鲁老师细腻精彩的讲解!


喜欢他和不喜欢他的人一样多

@海绵

奈保尔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作家。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我们总是更关注他的轶事,而非作品。他是把生活中的不修边幅带到创作中的作家。所以,喜欢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和喜欢他的人一样多。


人类的简化综合征

@馨(

在我们阅读完一本书的时候,常常会给它贴上一个标签,把它归入各种各样类别中去。我们以为这样做很好,也觉得这样做便于记忆和归纳这本书的内容,但是我们却忽略了当我们给这些书贴标签时其实也是间接的给写作这本书的作者贴标签。于是我们发现,越来越多诸如“移民作家”、“女权主义作家”等的标签盛行,可实际上这些标签有时并不符合事实真相。

 

现代人少有故乡

@雅惠

现代社会进入全球化,人员的流动越来越多,乃至移民。人们离开自己从小生活之地,因为读书,就业或是结婚等原因,移居到其他城市甚至国外。这样的人群,表面看比较光鲜,实际心理要承受很大的压力与孤独感。移民是21世纪的常态了,人们心中的根——故乡越来越遥远与模糊了。移民作家们写出了这一社会现象,这些人群的生活的各种况味。


阅读,也不妨纯粹点

@楚汐

听完课,反而对他的传记《世事如斯》很感兴趣,还蛮想看看奈保尔到底是如何的坦率和狂妄?不过同时我也在想,他成名之后的那些傲慢与乖张,是否也因为早些年的那些略带卑微的经历呢?有种物极必反的反弹感……不晓得,回头看看他的传记和作品再说吧。不过也很赞同鲁敏老师的那句话:“有的时候,装瞎作聋、一无所知的阅读是最客观、最鲜美的”。阅读,也不妨纯粹点吧~


不可或缺的鼓励

@李欣来

奈保尔的父亲多少也算是个文化人 , 大多数时间在家不入流的报社当记者和编辑,并且坚持写作 , 或许正是这 点滋养了奈保尔的文学素养。可以说,使之最终能够站在文学之巅的除了个人的天赋与努力 , 父亲的鼓励无疑也是最重要的存在 , 这些在 《奈保尔家书苡 》 中可以窥见。 这部书信集真实而详尽地还原了个纯粹、本真的奈保尔 , 他在这里不再是冷漠的观察者、伟大的文学家和无情的丈夫 , 而是个能够跟父亲坦诚以待的儿子。


坦诚~

@reddyrainbow

奈保尔对同行的评价毫不留情,堪称批评之毒舌。不过,在他去世前十年的自传中,他对自己也不客气,揭秘了真实的自己,看来这就是他的做人风格,比较坦诚。


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

@鸿生小酒窝

或许可以精神分析一下奈保尔,自尊而穷困的生长环境,上进却不得不面对生活的苦厄而又天然敏感,这些经历使他成名后傲慢任性,报复生活,刻薄嘲讽任何人,自大地对待相遇的一切人。这是一个自小尊严受到伤害的人,是一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

 

这审美口味……

@鸿生小酒窝

不同的作家有不同气质,其作品自然也呈现不同气质。鲁敏老师讲到小说的气质,简直具象化了作品风格,显得可感可亲。奈保尔在《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中,对底层移民生活遭遇的碾压,从物质到精神,不只是三百六十度展示了,而是卫星式不分时空地揭露,令人愤怒也不时含泪喷笑。这审美口味太独特了!


他人即地狱

@博洋

很久没读到像《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让我深感触动的小说了。在某种程度上它把“找房子”这个主题写到了极致,使得整个故事具有了生存寓言般浓缩的悲剧性。毕司沃斯先生是个恰到好处的人物,有自己的性格和想法但又比较软弱,有洞察力和雄心,却缺乏足够的才华,因此他命中注定总是处在个性独立和无条件顺从的集体生活之间的夹缝里。他从小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结婚后又不得不忍受和一大堆亲戚住在一所大房子里,而这所房子就是萨特的名言“他人即地狱”最好的阐释。毕司沃斯先生刚住进哈奴曼大宅的那一段明显有模仿卡夫卡的痕迹,主人公始终无法走出这栋迷宫似的屋子,只能在和姑婆妻舅小孩的纠缠和争吵中耗尽一生,这一点也很像永远走不进城堡的K。但接下来奈保尔在卡夫卡的抽象寓言与细致的写实风格之间保持了基本良好的平衡,从而使得房子和人的种种具体而复杂的关系得以充分展开,最终成就了一部近600页的巨著。


迁徙的族群和他们苦寻的空间

@仁耳十二

奈保尔 《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中房子隐喻的是全球语境中迁徙挪移的族群和他们所苦苦寻求的空间。如果作品仅仅只是在讲睡前故事的话,那么其深度将会大大折扣,只有在意象中融合独到的见解和隐喻,才能让作品引发读者的思考,使作品能激发更多的哲思和批判。


在中读 App 的读感区,华丽精美的文字不是必须,波澜壮阔的经历不是必须,只要你真情流露,坦诚倾诉,无论多么朴实无华,都将是一期一会的【读感周刊】的不二选择。

点击下图,浏览本专栏目录页

 


文章作者

中读推荐

发表文章93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180人

精选内容推荐,分享最新的热门好知识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谁在书写我们的时代

邂逅10位当代文学巨匠 | 小说大师课第二季

0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