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星云
2018-01-24·阅读时长1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183个字,产生17条评论
发表文章193篇 获得10个推荐 粉丝1030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士人 士风 士气
18760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木子日辰划线
03-02 10:40
宋慈生活时期的宋理宗,是一位来自民间的皇帝,“具知刑狱之弊”,刚当上皇帝,“即诏天下恤刑”。因此宋代司法审判中逐渐广泛使用了物证来代替口供,提高了断案的准确性。在宋代,即使犯罪嫌疑人已经招认,也必须查取证物来验证口供,否则管理就要承担法律责任。 宋代朝廷对物证的重视,以及一系列法律规定保证物证在审判过程中的作用,让物证成为司法证明的主导,也最终为宋慈走上专业的司法鉴定之路铺路。
安静划线
11-14 00:52
被宋慈称为“集录”,是因为该书是他将当时比较流行的相关古籍考订校正,再融入自己的见解,汇编而成。这些古籍中,有被视为我国现存最早案例选编的五代后晋《疑狱集》,也有南宋初年对《疑狱集》增补汇编成的《折狱龟鉴》。宋慈总结古人长期积累下来的法医经验,提炼带有规律性的检验方法和技术,才成为“法医学鼻祖”,但他删去了具体案例的情节,至于宋慈自己究竟断了哪些案子,如今人们并不得而知。
11-14 00:51
宋代司法审判中逐渐广泛使用了物证来代替口供,提高了断案的准确性。在宋代,即使犯罪嫌疑人已经招认,也必须查取证物来验证口供,否则管理就要承担法律责任。
11-14 00:50
比如在衙门口击鼓鸣冤的习俗其实早在周代就开始了,这一规则在宋代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普通百姓都可以击鼓鸣冤。但宋代之后,条件日趋苛刻,清政府甚至规定,击登闻鼓者,先廷杖三十,以防止刁民恶意上访。
11-14 00:47
《洗冤集录》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法医学专著,然而令人疑惑的是,宋慈本人却在元朝末年编纂的《宋史》上无传。
咕噜咕噜划线
01-26 18:31
古代人们对科学采取一种实用主义态度。当时发展比较好的几个科学,如天文学、算学、医学和农学,都因事关封建统治和国计民生才受到重视。有历史学者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文艺复兴时期,科技方面也取得了诸多成就,但可惜的是,很多科技成果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湮灭在历史长河中。
01-26 18:26
宋朝设置提刑一职,不仅加强了皇权对地方司法权的控制,也是当时社会法律思想的反映。宋朝逐步形成了以儒家学说“仁”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在司法实践中出现“恤刑”“慎狱”的特点。比如在衙门口击鼓鸣冤的习俗其实早在周代就开始了,这一规则在宋代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普通百姓都可以击鼓鸣冤。
陸小鳯划线
03-28 14:47
在衙门口击鼓鸣冤的习俗其实早在周代就开始了,这一规则在宋代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普通百姓都可以击鼓鸣冤。但宋代之后,条件日趋苛刻,清政府甚至规定,击登闻鼓者,先廷杖三十,以防止刁民恶意上访。
LCY划线
03-08 15:26
滴血认亲源于滴骨认亲,后者在我国出现得很早,在民间颇为盛行,而对其具体的操作方法介绍,则最先来自于《洗冤集录》。
03-08 10:08
《洗冤集录》在国内的影响力更不必说。当年宋慈历任四地提刑官之后,写成《洗冤集录》并刊印,宋理宗下令将其向全国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