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怡
2018-01-31·阅读时长2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1141个字,产生120条评论
发表文章196篇 获得23个推荐 粉丝2496人
身与名俱灭、江河万古流
穿越千年
18051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136*****665划线
05-21 15:06
这首先是后发民族国家包容性急剧降低的结果
🌵LuNa🌙✨划线
01-18 21:52
支持阿根廷方案和乌干达方案的锡安主义者,并非没有足够的依据游说自己的同志。对当时的犹太人来说,最大的考验是:巴勒斯坦的自然条件对希望前去开拓的移民极不友好。《圣经》中那块“流着奶与蜜”的应许之地,在土耳其人粗放的管理下已经变得贫瘠荒芜。就谷物和牲畜的产量而言,巴勒斯坦最开阔的平原也达不到东南欧一些山区的平均水平。树木早已被土耳其人砍光,冬天雨水的径流会把表层土壤冲刷掉,夏天的土地则是坚硬板结的。没有水就不能生长任何东西,而巴勒斯坦每年有将近8个月滴雨未下。
01-18 21:51
他也和英国殖民地事务大臣约瑟夫·张伯伦(Joseph Chamberlain)商讨过在塞浦路斯、西奈半岛的阿里什或者气候凉爽的中非大湖区(当时为英属乌干达的一部分,今属肯尼亚)成立犹太国的方案。
南方de嘉木划线
04-04 06:47
以摩西·赫斯和赫茨尔为代表的德意志犹太知识分子,为复国事业开创了理论先河,并首倡“巴勒斯坦方案”。以摩西·蒙蒂菲奥里和罗斯柴尔德家族为领袖的犹太裔国际金融巨头,为重返耶路撒冷的第一代移民提供了财政支持,并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游说西欧各国政府支持他们的事业。以本-古里安及其追随者为支柱、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东欧犹太人,则成为巴勒斯坦定居点的主要开拓者,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任劳任怨的精神,为犹太国的建立奠定了经济和社会基础。
秋日划线
02-22 17:40
赫茨尔并没有把建立犹太国的地点局限在巴勒斯坦。在和德、土两国政府展开接触的同时,他也和英国殖民地事务大臣约瑟夫·张伯伦(Joseph Chamberlain)商讨过在塞浦路斯、西奈半岛的阿里什或者气候凉爽的中非大湖区(当时为英属乌干达的一部分,今属肯尼亚)成立犹太国的方案。在1903年召开的第六届世界锡安主义者代表大会,张伯伦代表英国政府正式提出建议:按照“乌干达方案”,启动在非洲建立犹太国的程序。但代表已经移居巴勒斯坦的早期开拓者利益的俄国和东欧代表极为不满,威胁要退出组织。最终,大会通过决议:基于犹太民族的历史诉求和宗教信仰,犹太国的选址除去巴勒斯坦方案以外,不再考虑其他途径。
02-22 17:38
在赫茨尔的组织下,1897年8月29日,第一届世界锡安主义者代表大会在瑞士巴塞尔召开,会上决定正式成立“世界锡安主义者组织”(WZO)。
02-22 17:36
但在当时,前往巴勒斯坦定居、重归耶路撒冷并不是犹太人最便捷的选择。巴勒斯坦乃至整个中东地区依然处在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之下,而欧洲流行的民族主义浪潮同样影响到了把持土耳其政府大权的“改革与进步委员会”(即习称的“青年土耳其党”),使他们对犹太人抱怀疑态度。而大西洋彼岸新崛起的美国正在蓬勃发展中,对劳动力和专业技能有着旺盛的需求;美国政府对犹太人群体由来已久的好感,意味着他们不必经受另眼相待。在美国犹太裔巨富雅各布·希夫(Jacob Schiff)的协助下,1882~1917年共有270万俄国犹太人选择前往美国,只有6万人受“热爱锡安山运动”的影响,移民巴勒斯坦。
02-22 17:32
对德意志犹太人来说,获得解放的途径只有两种:要么是和整个欧洲的社会主义者联合起来,通过超越民族国家来实现世界大同;要么是回到巴勒斯坦故地,效仿欧洲模式建立自己的民族国家。在目前,第一种模式缺乏实现的条件,故而第二种模式势在必行。
02-22 17:08
从19世纪80年代第一批东欧犹太移民重返圣地,到1917年《贝尔福宣言》承诺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民族家园”为止,犹太复国主义的早期发展史超过30年;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犹太人群体,在此过程中都曾扮演过关键角色。以摩西·赫斯和赫茨尔为代表的德意志犹太知识分子,为复国事业开创了理论先河,并首倡“巴勒斯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