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2-25·阅读时长14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7487个字,产生29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廖宝秀)
( 传宋 《十八学士图轴》局部 (台北故宫藏) )
前言
明代丁云鹏多幅茶画中绘有多样品茶空间与茶器陈设,笔者于2002年策划推出“也可以清心——茶器·茶事·茶画”特展时,由画中茶器造型及烹茶方式判断,认为台北故宫博物院(以下简称台北故宫)所藏传宋钱选《卢仝烹茶图》(图1)的创作年代应不早于明中期,故当时在特展《图录》中将其排列于明晚期。主要原因有二:
一、依据《卢仝烹茶图》上的鬲形三足朱泥茶壶、煮泉风炉、朱泥单柄壶及双层朱泥茶壶等宜兴煮饮器,均属晚明造型。众所周知,宜兴朱泥、紫砂茗壶的制作,其历史不早于明代中期,一般以正德年间,侍僮贡春向金沙寺老僧学习壶艺开始为宜兴壶器的初创期。到了明晚期,时大彬等茗壶大师陆续出现后,才真正开启了宜兴壶艺,广为人知。
发表文章6068篇 获得9个推荐 粉丝47999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