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2018年的中国经济到底怎么样?

作者:谢九

2019-01-28·阅读时长5分钟

2233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781个字,产生2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从经济总量来看,去年中国GDP首次突破了90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但从增长速度来看,去年同比增长6.6%,增速比2017年放缓0.2个百分点,创下28年来的新低。分季度看,去年一到四季度的GDP增速分别是6.8%、6.7%、6.5%和6.4%,逐季降低,预示着今年经济也不乐观,守住6.5%的增速都会有较大压力。

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消费成为去年中国经济的中流砥柱,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6.2%,比上年大幅提高18.6个百分点。长期以来,中国经济一直在致力于向消费型经济转型,提升消费在中国经济的比重,去年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高达76.2%,这一水平已经超过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发达国家。

去年中美贸易战爆发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压力加大,很多人开始调整对未来的预期,“消费降级”成为中国经济去年的热词。在这样的背景下,去年的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反而大幅提升,似乎和人们的直观感受并不相符,原因到底何在呢?

去年中国经济的消费占比大幅提升,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已经向消费转型成功,主要是因为去年的出口对经济的贡献度大幅下滑,此消彼长之间导致消费占比上升。去年我国的货物进出口总额首次超过30万亿元,同比增长9.7%,但是贸易顺差大幅收窄18.3%,对全年经济的贡献度为负20%左右。而在2017年,净出口对GDP的贡献度为9%,拉动GDP增长了0.6个百分点。正是由于出口的大幅萎缩,导致消费占比大幅提升。上世纪90年代,由于国内投资出现严重萎缩,消费对于GDP的拉动更是一度达到90%左右,显然并不能说明经济已经转向消费型。

从消费自身的增长来看,去年我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增速比2017年放缓了1.2个百分点。如果抛开出口因素,单独来看消费表现,去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跌破10%,也基本上印证了消费萎缩的直观感受。

从去年的进出口来看,由于去年中美贸易战爆发,所以出口形势的恶化基本上都早有预期。但从去年全年的实际情况来看,贸易战的真正影响其实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由于美国对中方的贸易战采取了逐步升级的策略,去年5月份,美方宣布对5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25%的关税,到了9月份,美方宣布对2000亿美元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的关税,到2019年1月1日上升至25%,这就使得很多计划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开始在去年抓紧时间,赶在今年1月1日关税升级之前出口到美国。所以去年9月份以来,中方对美方的出口其实并没有因为贸易战而大幅萎缩,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前透支了今年的需求,直到去年12月份,中国的进出口开始双双负增长,贸易战的影响才开始真正体现出来。

从2019年来看,由于中美贸易的谈判仍在博弈之中,无论最终达成怎样的结果,2019年的出口形势都不会太乐观,刺激国内消费将是今年中国经济的重点。

文章作者

谢九

发表文章412篇 获得24个推荐 粉丝3689人

在嘈杂的时代独立思考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未来爱情指南

我们的爱和欲望会消逝吗

10726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6)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