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1.1 总序 | 现代小说挑战着风格、审美、伦理道德

作者:陆建德

2019-06-03·阅读时长10分钟

83160人看过
陆建德老师多年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曾任文学所所长兼《文学评论》主编。他是英美文学研究者,近年从事中国近代史和鲁迅研究。在本讲中,陆建德老师将根据具体的作家作品,为大家勾勒出现代小说风格与新变。

1.1 总序 | 现代小说挑战着风格、审美、伦理道德

29.0MB
00:0021:09

三联中读的朋友,大家好,我是陆建德。欢迎大家和我一起“遇见文学的黄金时代”。

今天将由我为大家讲述现代小说。

“现代”的延续性

实际上,“现代”是一个人为制造的概念。人的历史就像一条河流,它没有突起的高峰、峭壁。它就像历史的长河一样,缓缓地流淌。

但是,我们制造出一些人为的概念,把历史分成了一个个时期。我们在谈“现代小说”或者“20世纪小说”的时候,一定要意识到:并不是到了20世纪,小说的创作就跟19世纪完全不一样了。实际上,它们有着很强的延续性,如果我们对这些延续性有所了解,那么我们也会对小说的创作、发展以及变化,有一些更深刻的体认。

19世纪,世界上有所谓的“现实主义”作家。像英国,比如说有狄更斯(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1812—1870,代表作《雾都孤儿》等)、萨克雷(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1811—1863,代表作《名利场》等)。当时俄罗斯的小说创作处于世界的巅峰,比如说像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托尔斯泰(1828—1910)。但是我们如果看一下托尔斯泰的生平,就知道他实际上是在20世纪去世的。在20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就是他的晚年阶段,他也在创作。

▲狄更斯(图片来源:Hulton Archive)

所以我们一定要意识到有的19世纪作家活到了20世纪,也继续对20世纪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这些跨世纪的作家其实特别多,比如说刚才提到的托尔斯泰。英国文学方面则也有很多这样的作家,比如说有一位非常好的作家,叫康拉德(Joseph Conrad,1857—1924,代表作《吉姆爷》《黑暗的心》等)。他在19世纪末就已经写出一些非常好的作品,到了20世纪前二十几年,他的作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们大多数都是跨世纪的。

▲康拉德(图片来源:New York Public Library)

19世纪末,我觉得在小说创作上可以稍微介绍一两位人物,比如说英国的王尔德(Oscar Wilde,1854—1900),他是在世纪末去世的。王尔德也写小说,但是我觉得他写的小说是很奇怪的,比如说他写《道连·格雷的画像》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1891),其实里面已经有现代小说的成分。小说里面的主人公道连·格雷是这样的:他家里有一张画,这张画记载了他的真实情况,然而他本人是永远不老的。但是实际上他内心的苍凉、变化都反映在他家里的那张画上。王尔德的这部作品揭示了人的复杂性,他的内心是有矛盾的,他的表象与现实可能是一对矛盾。

▲王尔德(图片来源:加州大学威廉安德鲁斯纪念图书馆)

现代小说挑战了

人们的成见、写作方式和内容

这种对人的自我探索,到了20世纪,就越来越丰富、复杂。我们看到的人不是铁板一块,他跟社会其实有着一种积极的关系。他也并不是一个非常完整的自我,实际上人有很多个自我。那种对单一自我的挑战,我觉得在20世纪的小说里占有一个非常突出的地位。

我前面提到19世纪末,王尔德的小说里面有一些人物其实已经在挑战人们的成见。另外一个就是他在写作方式和写作内容上也有很多的变化。

我前面说到的一些人,比如说像狄更斯小说里的人物,我们会觉得人物性格可能会相对单一。但是到了20世纪,我觉得很多人物突然变得非常复杂,有多个层面。当然这种多个层面的现象,在莎士比亚作品里其实也是很多的。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不能够只是简单地反映黑白分明的人物。到了20世纪,我觉得作家们对自我,对人物的性格,对人和社会的复杂关系,有了更艰巨的一些探索,而且这种探索到达了人类文学史的最高程度。

创作的形式上,我觉得变化也是很大的。原先我们希望看到的小说,会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开始,有一个故事,让我们觉得“我现在读到开头了”,然后“读到中间了”,“读到结尾”,会有一种比较明确的感觉。在这个故事里,叙述者一般就是用全知全能的角度来讲故事,好像他是一个无形的上帝,他知道每一个人的具体处境和他们的心里想的事情。作者可以钻入到每个人的心里。

到了20世纪,出现了一些很新的现象。我们会觉得有的作家可能对原来讲故事的那种趋向不是很感兴趣了他走向生活的具体,走向细节。有一些细节实际上是比较寒碜的。一般说起来,小说里塑造的人物要能让人敬重,让人爱。但是有一些小说完全不是这样,比如说20世纪有一本很有名的书。它是爱尔兰作家乔伊斯的小说《尤利西斯》Ulysses,1922)。《尤利西斯》里有个名为布卢姆的犹太人,生活在爱尔兰。小说讲述了他一天非常琐碎的生活。

▲《尤利西斯》英文版(图片来源:penguin.co.uk)

而且在小说里面,布卢姆做的一些事情可能超越了当时的读者能够接受的程度。尤其有一些场景,读者觉得怎么可以写这些内容,怎么可能写呢?如果这样写的话,这本书是不是应该被查禁?所以像《尤利西斯》这样的著作,它曾经是被禁过的,因为小说里有些场景讲男主人公到了海边,他有不雅的行为。乔伊斯就觉得这些写上去无所谓,但是当时的出版社和读者们都觉得不能接受,所以这部书有一阵还是作为禁书出现的。这种禁书在20世纪的上半叶特别多。乔伊斯虽然是爱尔兰人,但是他的主要读者群主要是英语世界里的。不过后来他又在巴黎生活,他是那种所谓的世界主义者,他并不是生活在自己的家乡终老。

那个时候乔伊斯那一代的作家,我觉得是20世纪文学里面的亮点。他完全挑战着原来固定的小说写作风格,而且他也挑战着人们的审美习惯,包括道德伦理的习惯。有一些细节让人看着不太自在。但是乔伊斯能够进入到一个非常普通的,甚至是有点猥琐的角色的内心。所以我们如果看小说里很多的细节,会觉得乔伊斯也是一位充满同情的作家。他小说里的人物的生活条件其实不是很好,他对这些细节进行描写,比如说他家里有点什么东西,他的厨房里有点什么东西,我们都会在小说中看到。他将这些细节呈现出来,反映着主人公的物质生活状况。这种物质生活状况是小人物所特有的,值得我们一般人同情。

乔伊斯的这部小说出版以后,检查部门就把它禁了,成了当时的禁书。但是后来大家慢慢接受了他的这种表述方式,也接受了这种美学上的特点。人们阅读20世纪小说时的禁忌越来越少了。

▲乔伊斯(Gisèle Freund摄,1939年)

乔伊斯在写完《尤利西斯》以后,又写了一本“天书”《芬尼根的守灵夜》Finnegans Wake,1939)。实际上中文很难翻译出这本书,上海人民出版社出过一个译本。这本书完全是实验性的,像文字的游戏一样,一般人们所期望的情节、故事、人物塑造这些东西变得非常不重要了。乔伊斯把语言文字的游戏本身作为他反映的对象。所以这种作品如果继续写下去,最终它有可能会导致文学的消亡。乔伊斯的这种写作方式,也并不是那个时代的所有人都认可。

在乔伊斯的那个时代,有一些作家在世界上享有极高的声誉。比如说弗吉尼亚·伍尔夫(Adeline Virginia Woolf,1882—1941,代表作《达洛维夫人》《到灯塔去》等)。伍尔夫可能对乔伊斯所写的那些人的阶级背景不是很感兴趣,对他的创作形式不一定很满意。还有一位作家叫D. H. 劳伦斯(D. H. Lawrence,1885—1930)。他与乔伊斯一样,犯过一些禁忌。后来他的作品《查泰莱夫人的情人》Lady Chatterley's Lover,1928)遭到了有关部门的查禁。但是在1960年代,那个时候大家觉得应该强调对作品的宽容度,所以那部书后来就解禁了。

▲D. H. 劳伦斯(图片来源:Elliott and Fry Collection)

现代小说创作中的女性特点

与乔伊斯所处同一时代的作家,比如前面提到的英国女性作家伍尔夫她没有读过正式的大学,但是她受到的教育是一流的。因为她的父亲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是一位作家、评论家、学者。伍尔夫在这种特定的氛围里长大,因此她的文学修养很好,感觉非常敏锐。大家一定要去读伍尔夫的小说。她小说里的人物的社会层次要比乔伊斯小说里面的人物要高一些,一般是英国中上层社会里修养特别好的女性。

伍尔夫笔下这些受过教育的中年女性有一个普遍的特点是特别擅于为其他人着想,很善良。然后他们经常会回忆起某一些事情。有时候伍尔夫在讲故事的同时,也会进入到人物的内心,然后他们内心也会进行独白,然后一起在街上走,或者在厨房里准备一顿晚餐。这种笔法其实在乔伊斯的《尤利西斯》里也很多。后来我们把这种写作方式称为“意识流”。这种意识流的写法不再是作者非常清醒地站在边上,用理性的逻辑语言告诉读者发生着什么。意识流有时候是朦朦胧胧的,不是特别确定的,里面可能会缺少一些理性的组织,让人看起来有点散漫。但是这种所谓的散漫里也有很多人间的甘苦同时也有作家们对世界,对人生的一些真知灼见反映在意识流这种笔法里。

同时,我要强调一下,并不是大家用了意识流的笔法来写作,写的东西都一样。乔伊斯的作品里面也有意识流的笔法,我前面提到的《尤利西斯》里有一位女性叫莫莉(Molly),她在小说里想到了很多东西。那些文字特别有名,是意识流写作的一个经典。但是伍尔夫的意识流写作里的人物的社会阶层比较高,然后她的意识流实际上是很机智的,而且又体现了那些相关人物他们近乎本能的善良。所以同样是意识流,但是性质通常很不一样。

“意识流”的风格

其实我们如果读普鲁斯特的作品,能发现其中的一些笔法其实跟意识流也是相近的。普鲁斯特是凭《追忆似水年华》A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1913—1927)一部书成名的。小说里的主人公在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并不是说有些事情特别重要,他就写下来,有很多事情不重要,他就不写。这种选择和甄别对19世纪的作家而言特别重要,但是对20世纪这些大师来说,这种选择和呈现,有时候变得不是很重要了。很小的事情他们都可以写,进入到生活的各个角落,进入到人观察世界的各个角落,也进入到人的意识的各个角落。这种笔法很大程度上拉近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有时候我们会跟着他们的笔触一起进入到他们探索的世界。

▲《追忆似水年华》手稿图(图片来源:Leaf Project)

但是探索的世界里也会呈现出很多让人不安的因素。世界并不像19世纪小说里的那个世界一样容易理解——里面有比较善良的人,也有不那么好的人,这个世界好像看起来是一目了然的。但是到了20世纪,有时候这个世界就有点荒悖,难以让人理解。我们不知道这个世界为什么是这样子,它好像有一种看不见的因素。这个世界对小说里面的人物很不友好,或者让人物觉得生活在这个世界里面,好像是完全没有在家的感觉。

这种情绪我觉得卡夫卡(Franz Kafka,1883—1924)表现得特别精彩。不管看他的《审判》Der prozeb,1925),还是看他的《城堡》Das schloss,1926),都会有一种压抑感。卡夫卡笔下的人物无形中会碰到一种看不见的力量。这种看不见的力量是不讲理的,很荒唐的。它一直会阻碍小说里的主人公,让他与这个世界产生一种积极的互动关系。

▲卡夫卡(图片来源:Hulton Archive)

比如说在《城堡》里面,我们就会觉得这个城堡究竟是什么?你可以进去吗?它是一种象征吗?读了很久,我们有时候就不太知道卡夫卡他说的城堡究竟是什么?但是不管是写实还是象征,它归根结底突出了一点:人在这个世界里有时候是孤零零的。人跟周围的人与事,以及巨大的社会机制会产生一种隔膜,甚至是一种对立。所以外面的力量往往是异化人的力量,让人觉得无所适从。卡夫卡这种本事是特别好的。我们看他的《变形记》Die Verwandlung,1915)里的人居然会变成一个甲壳虫,人的异化到了极点。

但是卡夫卡的这种写作方式在英语世界不是很普遍。我前面提到在英语世界里,除了乔伊斯、伍尔夫,还有劳伦斯很大程度上都不是用这样写作方式。劳伦斯对生活有一种热爱,他对人的身体,对人的感情,包括对人的情欲,会用一种非常细腻的、关爱的笔触呈现出来。卡夫卡呈现荒悖世界的笔法到了20世纪可能更多一些。我们如果看所谓的“荒诞派小说”或者“荒诞派戏剧”,也不得不提到一位有名的爱尔兰人,后现代派里的贝克特(Samuel Beckett,1906—1989)。贝克特既写戏剧,又写小说。他的小说里有些场景与卡夫卡的小说场景也能够形成一种呼应的关系。

▲贝克特(Gisèle Freund摄,1965年)

乔伊斯的作品《尤利西斯》主要发生在都柏林,所以都柏林的大量城市的细节就进入了他的小说中。对某一个特定的地方,产生一种执迷,讲述以这个地方为背景的故事,这是福克纳特别擅长的地方。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1897—1962,代表作《喧哗与骚动》等)是美国人,他是美国南方的作家。福克纳写的作品反映了一个特定的地区——美国的南方。他把一个地方写得面面俱到,有各种各样的人物,各种各样的故事。这点可能跟莫言有点像,或者说莫言有点像福克纳,他以山东高密作为一个背景来展开史诗般的陈述。


欢迎分享转发

与更多文学爱好者

一起遇见文学的黄金时代

文章作者

陆建德

发表文章18篇 获得410个推荐 粉丝771人

学者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遇见文学的黄金时代

11位顶级小说家的灵与肉 | 小说大师课第一季

0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039)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