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叶嘉莹:吟咏人生

作者:艾江涛

2020-09-14·阅读时长13分钟

1714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918个字,产生2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叶嘉莹



图片提供/《掬水月在手》摄制组

诗词中展开的生命

自2015年起,位于南开大学的迦陵学舍落成后,叶嘉莹正式结束46年的温哥华生活,免去跨海奔波之苦。已经96岁高龄的她,近年来依然孜孜不倦于古典诗词的教育与传承,但已绝少出现在公众面前。所以在看到陈传兴为叶嘉莹拍摄的纪录片《掬水月在手》时,我还是蛮好奇,他究竟如何说服叶先生参与这一拍摄计划。

“拍摄一开始,叶先生就问我的动心起念是什么。所谓初心,就是回溯到诗的源头,回溯到古典诗词,谈到古典诗词,叶先生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重心。”陈传兴说。之前,陈传兴拍摄了系列纪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中的两位现代诗人周梦蝶、郑愁予。“先前拍郑愁予,我是谈诗与历史,也就是诗与现代诗的这种历史脉络的关系;到了周公(周梦蝶),基本上谈诗与信仰,我们知道,周公本身是皈依的居士,他的诗里面有非常多的佛教思想;到叶先生,进入到一个诗与存在的话题,叶先生的一生,几乎完全投入到古典诗词的研究,她本身写古典诗词,她的古典诗词的教学推广,等于维系着古典诗词的命脉和薪火,从她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她个人的存在,是在诗词里面开展的。”

大雪覆盖的龙门石窟,色彩斑斓的唐代铜镜,章怀太子墓中的唐人壁画,碑林石刻中的唐长安地图……影片开头,陈传兴用了几分钟的影像资料,试图去呈现古诗词诞生现场的时空状态。这些真实的历史存留,依然在吐露着那个时代的气息:“洛阳石窟还是当年的石窟,虽然前面和当年稍微不太一样,但是风吹过菩萨,或者冬天的雪飘下来,还是当年唐朝的感觉。”


冬季时的洛阳一角,山河依旧,让人怀想唐诗写作的时空与风物


1924年出生在北京一个书香门第的叶嘉莹,自幼也生活在古诗词的空气中。在北京西城察院胡同一户门口书写“进士第”的宅院中,幼年的叶嘉莹在家中父辈的指点下读书,一直到五年级的年龄才外出上学。直到晚年,她仍然记得父亲与伯父的壮声吟诵,还有母亲与伯母的低声吟哦。在口述回忆录《红蕖留梦》中,她回忆:“因为我从小就已习惯于背诗和吟诵,所以诗歌的声律可以说对我并未造成任何困难,我不仅在初识字时就已习惯汉字四声的读法,而且在随伯父吟诵诗歌时,辨识了一些入声字的特别读法。”

由于惯于吟诵,在11岁时,她便以伯父所出题目,写下第一首七言绝句《咏月》。也因为经常在家中大声吟诵,引起了当时租住她家的一位客人,北京辅仁大学教授许世瑛的注意。多年之后,当叶嘉莹随在国民党海军供职的丈夫渡海台湾,职业无着时,已在台大教书的许世瑛先生,介绍她到彰化女中教书。

真正将叶嘉莹引领上古典诗词之路的,是她在北京辅仁大学的老师顾随。诗词大家顾随,不但像那个年代的许多大家一样,学贯中西,而且讲课精彩纷呈。镜头前,90多岁的叶嘉莹回忆起老师当年讲课的景象依然历历在目:“大二那一年上顾随的课《诗选》,他只有四五十岁,可是看上去很老。冬天的时候,他里面穿棉袍,外面还穿一个皮袍,然后还带一个呢帽,还围着很厚的围巾,到了课堂就摘帽子、脱围巾,然后才讲课。他上课从来没有什么稿子,也没有什么讲义,从来没有这些个东西,他上课就开始讲,一边讲一边写,所以他都是从课堂这边走到那边。顾先生上课,写四个字或者几个字,与诗完全无关,然后就从此发挥,上天入地,随地触发,见物起兴。”

1948年,当叶嘉莹离开北京到上海结婚时,随身所带行李中就有老师的几本课堂笔记。顾随对这位弟子颇为赏惜,在1948年12月4日的日记中,还为她初到台湾的辛苦慨叹:“得叶嘉莹君自台湾左营来信,报告近况,自言看孩子、烧饭、打杂,殊不惯,不禁为之造物忌才之叹。”不久,两人断了联系,等1974年叶嘉莹回到大陆后,才得知老师已于1960年去世。

如果说古典诗词对于青年时代的叶嘉莹来说,更多是一种美好的浸润和熏陶,那么对她后来饱经忧患的人生则更加成为一种安慰和解脱之道。

文章作者

艾江涛

发表文章130篇 获得7个推荐 粉丝626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中读签约作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1)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