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民族复兴的来路和走向——读《龙兴》

作者:长空溢彩

2021-07-17·阅读时长1分钟

501人看过

本书书名《龙兴——五千年的长征》,封面题注为:梳理中华文明发展脉络,研判数千年未有之变局。

作者认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革命与改革的历史,因此称之为“五千年长征”。而“长征”对于中国的意义,是百折不挠、浴火重生和伟大转折。

重视历史、研究历史,是我们最好的传统,也是最好的爱国。量变堆积历史,质变分割历史。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人“挖山不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每个历史时期都有自己的规律。作者从制度和治理入手,考察“礼乐之制”和“刑名责罚”,从欧阳修的《礼乐志》到柳宗元的《封建论》,对于中国历代治理之得失,对于中国制度的发展,进行系统梳理和思考。

正是因为“大历史观”,以“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和“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时刻”以及世界眼光来关照和考察,使得本书具有强烈使命感和当下现实意义。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奋斗,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无疑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辉煌的篇章。从救国、兴国、富国、强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中国共产党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中国共产党胸怀千秋伟业,把“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作者在对历史、对世界,对胜利、对挫折,对成功、对失败,对正确、对错误,对聚合、对分裂……的娓娓道来中,重点聚焦的还是初心使命、战略策略、路线方针,以“四个自信”构筑迎接挑战应对风险的骨气底气志气。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这是百年大党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的成功密码。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华文明有三个重要结合点:一是唯物论,不信神;二是辩证法,一分为二;三是人民群众主体性观点。

问题是时代的口号。我们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目标,踏上新的赶考之路,瞄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我们必须提升“执行党的思想路线能力、专业化水平与联系基层和群众的能力”,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不负韶华,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长空溢彩

发表文章3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1人

日子如水,心情是天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