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以品格塑形,让文化铸魂

作者:长空溢彩

2021-08-01·阅读时长1分钟

323人看过

这是一本讲述中国文化基本脉络和基本精神的书。

了解历史,才能理解“当下”,把握“未来”;读懂历史,才能明白“本然”,确定“必然”。传统乃现代之根,文化是民族之魂。在向西方学习,向现代化一路狂奔中,我们实现了全面小康,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直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如何认识中国品格,破解历史虚无,增强文化自信和认同,重塑精神支柱,走出自我迷失?在找出“来路”中,不忘“本来”,吸收“外来”,走向“未来”,在与世界多元文化交流,树立文化主体意识,用好我们的传统资源,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创造性走出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我想这本书给大家提供了指引和思考。

所谓“中国的品格”,是指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为中华文明所打造出的一种特有的品质、特有的德行、特有的格调。我以为,作者实质上是要强调文化的主体性,以区别与西方或其他。

什么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作者认为,突出的人本主义精神,“上薄拜神教,下方拜物教”,而这一特征又是通过人文教育形成的,反对武力和权力的压制。重“天道”,法“自然”,尚“人道”,注重礼乐教化,这些都是中国文化的特征和品格。作者认为,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和基本思维特点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学艺术和中医理论。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有儒、释、道三教组成,三者都提倡反省自我、提升自我。儒家崇尚人道的礼仪教化,道家尊重天道的自然无为,佛教注重人性的净化,中国的“礼仪之邦”是靠这三个方面构架的,并演化为“整体关联、动态平衡”以及“中”“和”的思维方式,共同塑造了中国的品格。这个“中”是恰如其分,这个“和”是平衡,不做过分的事。

把握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必须从根源性经典入手,作者推荐了“三玄”“四书”“五经”,这些典籍的共同特点是“述而不作”和“理念相同”。三玄是指《老子》《庄子》《周易》,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指《周易》《三礼》《书经》《诗经》《春秋》(三传),这是把握中国文化精神的必读书。作者对以上都有深入浅出的解读,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是一种非常解渴的常识普及,相信读完会有一种茅塞顿开的系统感和一脉相承的整体感,会受益匪浅。

“读进去”“走出来”,掩卷长思,我想,如果离开传统这片土壤,根本不会长出创造的新芽。继往开来,中国人一定会在新时代的征程上,越走越远,越来越美好!

文章作者

长空溢彩

发表文章34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21人

日子如水,心情是天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