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从复原力到反脆弱

作者:薛巍

2022-09-20·阅读时长9分钟

65人看过
“一个有天分的人,迅速成为明星,这不一定是最佳的人生道路。”

美国作家斯蒂芬·金

美国作家斯蒂芬·金第一部长篇小说《魔女嘉莉》曾被30家出版商拒绝,最后才被道布尔戴出版社接受。截至2018年,金已经出版了83部长篇小说,总销量3.5亿册,每年版税收入约4000万美元。今年9月21日是斯蒂芬·金75岁的生日。他9月刚出版了一本600页的新书《童话》,这是他第21部登上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的作品,也是他第82部上榜作品,保罗·格林格拉斯将把它拍成电影。

斯蒂芬·金读者众多、获奖无数,但他无法控制外界对他的评论。今年6月,他在社交媒体上说:“在我职业生涯的早期,我在飞机上看到一位女子在看我写的《魔女嘉丽》。我错误地问她是否喜欢。她想了一下,给了两个字的评论,‘垃圾’。”

斯蒂芬·金说,许多批评并不让他感到屈辱,但有些评论让他无法释怀,“《村声》上有人写了一篇很长的驳斥我的文章。还配了一幅漫画,画着我吞掉从打字机上流出来的钱。我觉得自己在努力写作时,看到这种东西时很沮丧。但我什么也不说。埋头写作,继续写出自己能写的最好的东西”。他还对剧作家欧文·肖的举动耿耿于怀,“一开始我被视为一个类型小说家,确实是那样。《闪灵》刚出版时,我去一个大腕云集的派对,欧文·肖坐在角落里,拿着拐杖,一脸阴沉地看着我,说‘明星来了’”。

斯蒂芬·金说,他的成功靠的是“雄心、欲望、运气,还有一点天分”。可以看出,这四项要素中,雄心和欲望是我们可以去争取的,天分和运气则是在我们的控制范围之外的。斯蒂芬·金的好运是赶上了美国杂志仍在花重金购买小说的黄金时代。

他认为天分也有高低之分,“和人类一切需要天分和创意的领域一样,作家这个群体也是呈金字塔状。金字塔的底部是坏作家。上面一层是不那么重要却广受欢迎的作家,他们是称职的作家……再上面一层要小得多。他们是真正的好作家。在他们的上面——在大多数作家上面——是莎士比亚、福克纳、叶芝、萧伯纳和尤多拉·韦尔蒂这些人。他们是天才”。

即使同为天才,有的人也没能大放异彩,这就是生不逢时,“大多数的天才自己也搞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他们中许多人生活得很痛苦,知道(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知道)自己不过是运气好一点的怪胎,就像T台模特,只是脸颊胸脯碰巧长得对,符合某个时代的审美”。

美国励志作家罗伯特·格林说:“成功往往还有运气的成分——我们之所以会成功,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在对的时间出现在了对的地点。总会有比你更有天赋的人存在。运气必然发挥了作用,你的导师和其他开路先驱的成功也离不开运气的帮助。”

近年来,很多学者提出,成功除了离不开运气和天赋,还需要比较高的心理上的韧性、复原力,或者说坚毅的品格。耶鲁大学的克雷格·赖特在《天才如何养成》中说,天才的隐秘习惯包括职业精神、复原力、永不满足的好奇心、激情、叛逆、痴迷、专注、放松等。2019年,J.K.罗琳在她的网站上列出了作家成功必需的五大品质:热爱阅读(好奇心)、自律、韧性、勇气和独立。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泰勒·本-沙哈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泰勒·本-沙哈尔在《幸福的要素》一书中说,我们身处逆境时反而更容易从中获益,“它可以赋予我们复原的力量,甚至让我们实现超越,增强我们的心理免疫系统,当你真的病了时,它会让你更迅速地恢复。有了强大的心理免疫系统,你将比具备复原力(resilience)更上一个台阶。你将变得能够反脆弱(antifragile)”。人们面对困难时更容易获得“创伤后成长”(PTG),而不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本-沙哈尔解释说,“复原力”一词源于工程学,也被称为弹性。如果某种物质或材料在承受了持续的压力和挤压之后,仍能复原成受压前的样子,就被称为具备弹性或复原力,比如皮球。如果某种物质或材料在经受压力或挤压后,不仅会回弹到受压前的状态,还可以因此变得更强大或更结实,那么它便具有反脆弱性。反脆弱性使人们在历经磨难后,变得更强大、更美好、更幸福。尼采说:“凡是杀不死我的,终将使我更强大。”他所描述的就是反脆弱。“创伤可以让我们消沉,也可以使我们振作;可以致我们软弱,也可以令我们更强大。”

他认为,要想提高复原力和反脆弱性,可以在五个方面努力:精神上要能找到目标感;身体上能在承受压力后通过有效的休息而恢复;心智上一直保持好奇和开放,从失败中学习;人际关系方面要对他人慷慨、善良,共渡难关、共同成长;情绪方面,允许自己去体验各种情绪,不要排斥痛苦的情绪。“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不会感受到痛苦的情绪,如悲伤、愤怒、挫败、嫉妒、焦虑。第一种是精神病人,他们体会不到所有的人类情绪;第二种是已经死去的人。所以如果你感到痛苦,这是好事,它说明你不是精神病并且你还活着。排斥痛苦的情绪反而会让它们变得更强烈。接受痛苦的情绪,它们却不会久留。比如悲伤,一种人很坚强,另一种人会哭,会崩溃。一年多之后,第二种人的状态更好。另一个悖论是,如果排斥痛苦,你就感受不到快乐。压抑悲伤,也会阻挡喜悦。”罗伯特·格林说,最后取得成功的天才,之所以能克服自我怀疑、单调乏味的练习和研究、不可避免的挫折、嫉妒者无尽的冷嘲热讽,是因为他们有韧性和信心。“相比于纯粹的理性思维能力,我们的欲望、耐心、毅力和信心的水平对成功的影响更大。”

一个有天分的人,迅速成为明星,这不一定是最佳的人生道路。安·赫伯特在《超乎寻常:美国神童不为人知的生活与教训》(2018)一书中分析了数十个神童,如今他们都被人完全遗忘,只有一个例外。她说:“神童急于展现天赋,往往会变得自大自负、心比天高,最终希望破灭。”要努力培养神童们的思想和行为的独立性以及应对失败的能力。要制订全面的学习计划,不要限于狭隘的专业化;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独立的学习能力。“你必须将自己的事业或职业道路看作一段迂回曲折的旅程,而不是一条直线。你从选择一个大致符合自己天生倾向的领域或职位开始。这个最初的职位能为你提供回旋的余地以及要学习的重要技能。你不必从太崇高、太宏大的事情开始做起——你需要生存和建立一些信心。”

斯蒂芬·金除了热爱创作,还特别坚定,也有妻子的全力支持。他的新作《童话》的主角是高中生查理,10岁时,母亲在车祸中丧生,他父亲开始酗酒度日,而查理不得不兼顾起照料父亲的责任。一天,查理遇见一只名叫雷达的狗,以及它年迈的主人霍华·鲍迪奇,霍华是个隐士,住在一座大山顶的大房子里,房子后院则有个平时上锁但偶尔会发出奇怪声响的小屋……

查理的身份跟斯蒂芬·金本人有重合之处,如单亲家庭、家人酗酒。在他还很幼小的时候,他父母就分开了,他和哥哥戴维跟随母亲生活,他们的母亲在一家精神病院做清洁工,拿很低的薪水,读高中的时候,斯蒂芬要在纺织厂打工。1960年,13岁的斯蒂芬·金给《太空人》杂志寄了一个故事,稿子被拒了。到14岁的时候,他房间里墙上的钉子已经承受不了更多退稿信的重量。但到16岁的时候,他开始收到手写的退稿信。1966年,高中毕业后斯蒂芬·金入读缅因州大学,大二开始,每周给校报写一篇专栏。1970年,大学最后一个学期期终考试结束后,他写了一个故事,题目叫《墓地轮班》。两个月之后《骑士》杂志出200美元买了这个故事。那之前他卖出过两个故事,但两个故事加在一起才拿到65美元。

在挣了200元的“巨款”之后,三四年的时间里,斯蒂芬·金都没能卖出稿子、拿到稿费。1971年他结了婚,有了孩子。他听从母亲的劝说,拿到了教师证,也找不到教职,只好去一个洗衣房工作,但他下班后会坚持写作,为了暂时逃离洗衣房老板布鲁克斯先生和工头哈里,中午吃饭休息的工夫也会写一点。1973年隆冬,他和家人只能住在班戈城西小镇的一个拖车房里。

最低迷的时候,他感到被生活驱逐在外。“我在回程路的起点,只想相信人们对我说的:假以时日,情况会好起来。而我从未停止写作。”他的太太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塔碧莎从来没有说过一句怀疑的话,她的支持始终不改。”1973年春的母亲节,《魔女嘉丽》让他挣到了20万美元,他可以全职写作了。

1999年,52岁的斯蒂芬·金在散步时遭遇车祸,伤势严重,髋部粉碎性骨折,动了六七次大手术,膝盖处打入又取出七八枚大号钢钉。这个时候他想到要写作,“我有过在写作的帮助下走出痛苦困境的经验——写作让我至少在短时间内忘记自己”。他对年轻人说:“你如果想成为作家,必须首先做到两件事:多读,多写。”他每年通常也要读七八十本书,走到哪里都带着本书,一有机会就抽空读上几页。

他在书中讲到一件趣事,他儿子欧文大约7岁时想学萨克斯,于是给他请了个老师,7个月后,斯蒂芬·金对妻子说,如果儿子赞成,可以终止他的萨克斯课程了。因为他发现,老师规定他练多久,他就练多久,他并没有乐在其中。“你如果发现自己在某件事上天赋异禀,会主动去做这件事,直到手指流血,眼睛都要从脑袋里掉出来。你如果乐在其中并且有这方面的天赋,那么我倡导的这种刻苦阅读和写作的模式——每天4到6小时,天天如此——就不会显得太艰苦。”写作时,如果每天写2000字,3个月就是大概18万字,刚好是一本书。

《如何成为一个抗压的人》

[美]道格·亨施,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9

具有抗压力的人能从自己面临的境遇和犯过的错误中吸取经验,时刻学习新东西,随时调整方法。他们能够听取周围的人给予的反馈并及时地往有利于自己成长的方面去处理信息。他们可以将情景进行重构,使之变成对自己能力的考验或者游戏。“抗压力指的是能够从挫折中恢复原状,从失败中学习经验,从挑战中获得动力以及相信自己可以克服生活中任何压力和困难的能力。”拥有抗压力的人还能够与周围人建立和维持善意真挚且平等互惠的关系。

《如何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出类拔萃》

[美]罗伯特·格林,九州出版社,2022

作者认为,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天赋,而把天赋发挥出来,需要一定的条件,要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首先是学徒阶段,其次是积极创造阶段,最后是精通阶段。在每个阶段,都要有渴望学习的热情和对自己所研究的领域的深厚感情。作者借助达·芬奇、拿破仑等名人的经历,阐述了每个阶段掌握精通力的关键、需要采取的策略。“精通不取决于天赋和才华,而取决于投入到某一知识领域的时间和专注程度。精通力不在于遗传或运气,而在于遵循激荡你心灵的天生倾向和深切渴望。”

《我们都曾受过伤,却有了更好的人生》

[美]梅格·杰伊,中信出版社,2019

作者认为许多童年经历了很多逆境的青少年,长大后在这个世界上过得很好。他们在童年经历的逆境甚至可能对他们起到了激励的作用。社会学家称这样的人具有“复原力”。心理学家理查德·丁斯特比尔提出了“韧性模式”:按照理查德的观点,如果我们体验过了压力感,我们就不会那么害怕未来困境激发恐惧心理,我们开始把威胁和问题看作能够控制的情况。有充分的证据表明,身处逆境确实能让我们变得更坚强,与适度的压力作斗争甚至比完全没有压力还要好。现在人们普遍意识到了毅力的重要性,而毅力背后的激情却不那么容易被理解。激情这种内心深处的情感发挥的不可替代的力量,包括愤怒。

《性格的力量》

[美]保罗·图赫,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专家们提出,在儿童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不是向他们灌输信息,而是帮他们形成七大品质:坚毅、自控力、热情、社交能力、感恩、乐观精神、好奇心。但任何一种品质都可能带来麻烦。过分坚毅会让人丧失理解他人、同情他人的能力。认为自己是无敌超人,会对困难泰然处之。坚毅的人以无尽的激情执着追求一个使命,为了实现这个使命而全力以赴,不会受到挫折的干扰,做事习惯于善始善终。

《坚毅力》

[美]保罗·史托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

作者在本书中提出了坚毅力2.0版——最佳的坚毅力是坚毅力数量和质量的融合,即最佳的坚毅力是好的、智慧与勇气并重的坚毅力。坚毅力也有坏的,好心办坏事的,好的坚毅力则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坚毅力包括情感坚毅、精神坚毅、身体坚毅、心灵坚毅。“那些最令我们难忘的惨痛的失败经历通常都是由于缺乏坚毅力或使用了错误的坚毅力所造成的。在这些失败中,坚毅力成了一件不太锋利的工具,甚至有些粗糙。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分辨什么是正确的坚毅力,理解聪明的坚毅力、好的坚毅力和强大的坚毅力至关重要。”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薛巍

发表文章569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698人

江湖人称“贝小戎”、“小贝”,读书万卷

中读签约作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