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恺
2018-02-27·阅读时长4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118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王恺)
( 联盛集团下属煤矿厂,正在劳作的煤矿工人 )
山西煤炭,是一个财富的故事,更是一个国家变化演进的地方样本。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煤炭行业终于放开。一句今日已经含义不明的口号“油水快流”流行于当时,在当时国民经济有着大发展需求的情况之下,原有设施已经无法支持快速发展,所以当时提出了这个口号。比较偏僻、穷困的地区首先放开煤炭的开采权,一方面解决老百姓的生活用煤问题,另一方面,鼓励地方经济的发展。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安景文解释,这句口号直接导致了全国煤炭小企业蜂拥而起,按照中国当时的经济怪圈,一放就活,一活就乱,一乱就抓,一抓就死,时隔多年,我们可以断定为这是一个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轨时候必然发作的病症。90年代,由于整体经济的不景气,小煤窑的生存也很困难,四处都是求人买煤的情况。安景文觉得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小煤窑贡献最大的就是这个时期,对经济增长起了支持作用。而小煤窑带来更多的,还是种种乱象:矿难频频,资源严重破坏,山西省的生态环境严重受损。
发表文章39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587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