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丑学的历史

作者:薛巍

2018-05-17·阅读时长5分钟

588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937个字,产生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艾柯 )

我们为什么怕丑

丑有不同的等级,它能让我们笑。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就把可笑定义为轻微的丑,即不会伤害人的丑。艾柯说,“寻找丑是件乐事,因为丑比美更有趣。美往往是乏味的,因为人人知道美是什么,丑却有无限的形态可能——你可以弄出个巨人、侏儒,也可以弄出个长鼻男,就像匹诺曹那样”。

可是还有令我们害怕的丑。奥威尔写道:“人们不可能在一种人们死于其上的疾病那儿得到纯粹的美感。人们不可能无动于衷地坐在一个刚刚被割断喉咙的男人的面前。这个时代取走了为艺术而艺术的光环。”艾柯在《丑的历史》一书中收集了亚里士多德、但丁、弥尔顿、卡夫卡、萨特等著名文学家的相关论述。他在前言中指出丑陋和邪恶、身体和品德的扭曲、恐惧和对丑的嘲笑之间的渊源。在前言中他写道:“美的同义词可以视作一种非功利的欣赏,而丑的同义词包含着厌恶甚至排斥、恐惧。”但他并没有深究为何丑让我们感到恐惧和厌恶。

文章作者

薛巍

发表文章583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4699人

江湖人称“贝小戎”、“小贝”,读书万卷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许三多,简单主义

一个被拟真化的角色

497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