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闲云野鹤
2018-09-20·阅读时长4分钟
却道天凉好个秋
文/闲云野鹤
再次翻看朋友从纽约的飞鸿传书,娟秀的字写着:“如果能挑一个人少的日子,驻足在某个角落的一副古老痕迹作品前,就可以很知足的过上半天或一天,这里应该更适合你,一眼看中这张荷花,尤其那只睡着了的鸟。”她的“荷花”是明信片上印刷的元佚名莲花图轴(Lotus and waterbirds,藏于大都会博物馆),一套以夏秋两季莲与水鸟为主题的设色绢本挂轴,“睡着的鸟”是指秋卷里两只安闲休憩的白鹭。朋友是懂得我的心意,如MET官网上此画的介绍,对荷花不同季节的自然主义描绘唤醒人感到外在美转瞬即逝的本性。画中的莲蓬与花瓣是秋日渐近的艺术元素,宛若“一叶落而知秋”的诗意,白鹭在倦栖中也蕴着动感,预示待凉风起,草木黄落之时,它们便要振翅而飞,随玄鸟南归。
居住在东海之滨时见过“白露至,白鹭飞”的情景,昔日不以为意的日常物在囿于北国都市时才体会失却后的珍惜,想凭“鸿雁来”判断“白露”至在当下是奢侈,但秋雨之前皮肤感到了凉与燥,又不免要说出“秋天来了”。《月令七十二候集结》记载:“白露,八月节。秋属金,金色白,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至此,北方暑气消,秋老虎式微,气象的秋季到了。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早晚出门渐感清冷,但晴天晌午阳光的普照却令人惬意舒适,熬过燠热的三伏,到高爽晴空下补钙晒太阳,于北方人恰是午休时得意的消遣。养生家曹廷栋讲究:“略进饮食后,如值日晴风定,就南窗下,背日光而坐,《列子》所谓‘负日之暄’也。脊梁得有微暖,能使遍体和畅。日为太阳之精,其光壮人阳气,极为补益。”
曹老先生还特意地在《老老恒言》中指出:“如值春秋佳日,扶杖逍遥,尽可一抒沉郁之抱。”尤其是饭后的办公室里总弥漫着同事们的困意,而久坐的我也感到腰腿与脊背酸懒难耐,既然身体里释放出要走出这沉闷格子间的信号,便决定迈开脚步到户外的秋天里去舒展舒展手脚,去寻觅品鉴一些北国之秋的味道。在平原城市曲折的街巷里徐行,虽然不能见到那古都“陶亭的芦花,钓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的钟声”,但想起那幅莲花水鸟图,便打算访访附近八里台的南开大学,去探寻荷塘在白露时节是番何等景致也是有趣的。
在6至8月的菡萏花季,美少女般的陂池不知谋杀过多少长枪短炮的快门,但此刻马蹄湖边却是一番喧躁后的落寞,繁花已经随着盛夏的谢幕一并睡去。古人很擅长精炼表达啊,他们的秋景可以是寥寥几笔的“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像水墨画的留白,在空旷里藏着深邃。旧士人简约的审美隽永而生动,相比之今人的情趣是看似繁复却实质浅薄乏味,懂得“用减”也是我们应去学习的生活智慧。不着浮华的荷塘透出功成身退的恬淡,浸润着秋天沉稳的成熟气质,既符合生物在物理意义上的生长完善,也象征某种精神思想层次的升华与凝练。
如果想象夏天是一场青春活力的嘉年华,秋天则是彻夜狂欢后的清醒,一阵凉意,风轻云淡,气定神闲,便适合去慢慢回味:“热闹中空老多少豪杰,闲淡滋味惟圣贤尝得。”柳荫下散退了那些专注巅峰美感的人群,只剩喜鹊似国王一样悠闲地在草间巡视领地,空气中有类似薄荷的清芬,使这湖的幽然又添上淡淡一层。宝玉曾言:“这些破荷叶可恨,怎么还不叫人来拔去。”黛玉却说:“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宝玉道:“果然好句,以后咱们就别叫人拔去了。”绿波上的阔叶锈黄了裙边,晒黑的莲房间杂其中,荷塘深处找不到丝毫源自花的红颜,水鸟也不见踪迹,北国的秋意,是来的清静,也来的悲凉。
看着秋季的池塘,又想《淮南子》曰:“春女思,秋士悲,知物化矣。”在老庄的哲学中,“物化”的至高是物我同化以达到天人合一,在古典文艺的审美范畴,“物化”体现人与自然亲和,在感情移于景致中寻求彼此一致。《故都的秋》里曾写过:“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特别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梭罗的森林有一泓秋水,却缺少满池芰荷,这并未妨碍他物化于瓦尔登:“全身只有一个感觉,每一个毛孔中都浸润着喜悦。我在大自然里以奇异的自由姿态来去,成了她自己的一部分。”想象着当秋再深时,当河道的芦苇变苍白,繁露也凝结成霜,秋的萧瑟清冷,就更宜于对远方的怀恋了,默默念着“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不知大洋彼岸的那位朋友是否专程去访波士顿那片梭罗相伴的池塘。
巧的是那天回来的路上从寄存的柜子里取回神秘的包裹,打开后发现是两包从南方寄来的广昌莲子,朋友特意叮嘱煮粥吃可以安神养心,正好弥补北方干燥气息对身体的影响,花不见,莲却又以另一种形式出现身边,好似弥补某些遗憾。“白露”的物候是“鸿雁来”,苏武困北海时曾靠南飞大雁给汉地传书,快递是现代版的鸿雁,大大地缩小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感叹科技的城市为我们提供便利时,也了然它将我们与自然之物渐渐隔开距离,课本里排成一字或人字的雁阵从儿时就已远离城市的天空。午后闲逛时的遐想,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还是且行且珍惜吧,毕竟还有很多美妙未远去,放翁云:“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子美也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白露过后,是秋分,中秋节也近了。(完)
发表文章32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53人
人间有味是清欢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