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7-03-29·阅读时长9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959个字,产生29条评论
发表文章6068篇 获得11个推荐 粉丝47999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接触、边界、自我
4710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Anthony划线
06-09 18:07
我渴望亲密关系,又害怕关系带给我负担。我害怕孤独,希望能够被人爱着,这样自己就有了存在感、价值感。
🌵LuNa🌙✨划线
01-27 18:18
理解了我对母亲的情感和关系,我对太太的理解也在加深。慢慢地,我放下了一些东西,也不知道那是什么,但我觉得太太就是太太,而不再是亲密关系中一个面目模糊的人,更不是妈妈。 但在这个仿佛冰山融化的过程中,有件事情一开始是出乎我意料的,那就是我发现我对太太的怒气,反而大为增加,我竟比以前更暴躁,有不满的事,我立即会爆发出来,仿佛不再知道克制是怎么回事。这个阶段,持续了有大半年。也还是我妻子,比较早地从这个令人迷惑的阶段中清醒过来。后来她跟我说,我能够表达不满和攻击了,这是好事,说明可以让感受流动起来,不再害怕去感受,也就不需要用冷战来冻结情感流动,同时冻结关系。 我想想,好像确实是
01-27 18:16
回想起这些往事,我开始慢慢理解我对于亲密关系的那种爱恨交加的态度。我把这种对亲密关系的警觉,放在了我和妻子之间,我把她看成是另一个要对我提出要求的妈妈。一旦她对我有要求,我会立刻抽身逃之夭夭……但这并不意味着我是个不顾家庭的负心男子,相反,我从母亲那里继承了对家庭的责任感,只不过,是责任,而不是纯粹的爱。所以,在尽责的前提下,疏离,才是我最舒适的状态。 理解了我对母亲的情感和关系,我对太太的理解也在加深。慢慢地,我放下了一些东西,也不知道那是什么,但我觉得太太就是太太,而不再是亲密关系中一个面目模糊的人,更不是妈妈。
01-27 18:15
回想起这些往事,我开始慢慢理解我对于亲密关系的那种爱恨交加的态度。我把这种对亲密关系的警觉,放在了我和妻子之间,我把她看成是另一个要对我提出要求的妈妈。一旦她对我有要求,我会立刻抽身逃之夭夭……但这并不意味着我是个不顾家庭的负心男子,相反,我从母亲那里继承了对家庭的责任感,只不过,是责任,而不是纯粹的爱。所以,在尽责的前提下,疏离,才是我最舒适的状态
01-27 18:14
我渴望亲密关系,又害怕关系带给我负担。我害怕孤独,希望能够被人爱着,这样自己就有了存在感、价值感。所以,我大学毕业不久就和她在一起,至今已经快15年,但我也害怕被期望、被灼灼的目光注视着,那样我会觉得很有压力,因为必须要对此做出充沛的回应,或者交出符合期待的答案——而这些,我都很害怕。
01-27 18:12
爆发出剧烈的反应。我们也互相多了一些理解:彼此都是病人。这样一来,体认感便多过了要砍杀对方的冲动。
在同步进行的动力小组里,五六名固定成员会有一到两周一次的讨论,并且只在小组讨论时才会见面。我慢慢体会到了一种关系中的轻松感,我发现我可以做自己,可以宣泄,可以分享,可以去投射各种期待,也可以拒绝各种投射,不去认同它,也可以去接纳别人,也可以去保持距离沉浸在自我里,但要遵守说定的规则,同时接受这样做的后果。指导老师一次次地提醒我们,关系发生的那一刻,你的感受是什么?慢慢地,一种对身体在当下时刻的感觉,仿佛第一次般,来到躯体里。 关系开始润滑之后,原先那种动辄紧张的状态开始冰释,有时互不顺眼的,仍会克制不住冒出怒火,但怒火似乎离身体稍稍远了一层,身体不会立即爆发出剧烈的反应。我们也互相多
01-27 18:09
从“我是谁”开始,探索关系的秘密 决定性的事件发生在我自己身上。2015年,我寄予厚望的一个项目失利,我的身体和精神双双遭受重创。一天之内,我上午在总结会上痛哭,会后就因为过度焦虑去了急诊,晚上再次因为严重焦虑而导致明显的躯体化症状,再去医院看急诊。 在这个人生低谷里,我最终接受了太太的建议,重新恢复心理咨询,并参加动力取向的治疗小组。 虽然更换了一个咨询师,但坦诚地面对自我是一件很难的事,没过多久,我又继续陷入一片白雾之中。那一刻,我明白了,那是一种防御机制,我的另一部分不愿或不敢把它呈现出来。因为一旦呈现出来,如果被审视,那会有灼伤的痛感;如果被忽视,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