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9.8 苏轼 | 科场策论

作者:方笑一

2022-01-08·阅读时长4分钟

2304人看过

9.8 苏轼 | 科场策论

34.1MB
00:0014:49

三联中读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方笑一。

从这集开始,我会把苏轼的文章分成几个类别,展开来讲讲他的文章特点。第一个类别是他在科举考试中的策论。苏轼的文章才华开始被关注是在他参加进士考试的时候,他的策论受到了当时任考官的欧阳修的欣赏。

苏轼在嘉祐二年中了进士,嘉祐六年又考了制科,他的文章受到了欧阳修的欣赏。

欧阳修像

究竟是什么样的文章?欧阳修眼光很高,凭什么欣赏来自蜀地的这个年轻人的文章呢?这篇文章就是《刑赏忠厚之至论》,可以说是苏轼文学的“第一桶金”,如果不是这篇文章让欧阳修特别赏识,也成就不了之后的苏轼。文章主旨是赏赐和惩罚大臣和百姓的时候,皇帝的核心要义是要讲究忠厚,惩罚不可以赶尽杀绝,赏赐要宽容,可奖可不奖就奖,可扣可不扣就不扣。这是常识,但是苏轼在考场上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觉得不能说这是常识,而是要用历史上的典故,来把这件事情说清楚,并且让人感觉到苏轼是一个非常有学问的人。欧阳修没有见过这个人,怎么知道他可以当什么官呢?完全没有概念的时候,就凭借这一篇文章。

《传》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书》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呜呼,尽之矣。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

可以赏赐的就赏赐,要施恩。如果对犯罪有疑问,就不要随便抓人,慎行。他举了古代圣王的例子,尧帝时代,皋陶是主司法的理官,他多次要杀一名犯人,但是尧都出来劝阻说不要杀,要宽恕这个人。从两人对“杀还是不杀”这件事的多次斡旋可以看出这两人的性格和态度。当时的百姓对皋陶执法的严厉非常害怕,同时对尧的宽宏大量非常感恩和乐见。这是杀的例子,苏轼还举了赏的例子。四岳要用大禹的父亲鲧,尧说不可以,因为鲧不听命令,又跟同族的人处不好。尧虽然说了这样的话,但是又说可以给他一个机会试试看。两个故事说明了尧对待赏罚问题的态度,当司法官员要实施严厉惩罚的时候,他愿意给与宽恕,当四岳说鲧可以用,尧明知鲧有缺点,还是放宽了用人标准。苏轼自问自答,尧为什么在惩罚方面这么宽宏大量,又在用人方面肯给人机会?从尧的故事里面就可以看出《尚书》里说的“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比如说,给犯罪嫌疑人定罪的时候,没有弄清楚罪行,我们不要把他们想得很坏,犯人也可能是过失杀人。一个人做了一点好事,不要说他没什么了不起,可能他是花了很大功夫,做了很大贡献的。苏轼把赏罚两个问题结合尧的两个故事,写在了文章里面。

欧阳修看到苏轼的这篇文章非常兴奋,觉得写得很好。他后来问苏轼,说自己去查书,没有找到尧和皋陶关于“杀不杀”这件事的故事。苏轼回答说这个故事并不来自古书记载,而是他模仿孔融的做法,从当下的事情推想出来的。

孔融像

孔融曾对曹操讲,武王伐纣,纣灭亡了,武王把妲己赏赐给了周公,这是匪夷所思的。曹操问孔融是否有根据,孔融说这是以今天的事情推想出来的,这是在讽刺曹操的行为。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苏轼的艺术创造力和胆量都非常了得。

苏轼省试得了第二名,到了御试,这是熙宁三年之前,没有改革,是要考论的,他写了《重巽以申命论》,题目是皇帝出的。 《周易》里面有巽卦,巽就是谦卑、和顺的意思,巽的上下卦都是经卦《巽》,卦象是上面两根是连着的,是阳爻,下面一根是断的,是阴爻,再两根连着的,再一根断开的。经卦《巽》是什么东西呢?经卦《巽》是八卦之一,八卦象征自然界的八种基本物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巽象征着风。八卦一卦三根爻,取两卦上下相合,形成六十四卦,遂有卦辞和爻辞,总成《易经》。“重巽以申命”这句话出自巽卦的《彖传》。彖,断也,断定一卦之义,所以名为彖。《周易》还包括《易传》,一共有十篇,又叫《十翼》,相传《易传》是孔子作的。现在我们说的《易经》,是把《易经》和《易传》一起包括进去了。巽上巽下合起来,就是上下和顺,下面的人对上面的人非常谦卑,君上对下面的臣子也非常宽容,上下和顺,就可以“申命”,命令就可以通行无阻了。苏轼抓住了巽象征风的意象,把枯燥的卦象写得也生动了起来。

天地之化育,有可以指而言者,有不可以求而得者。今夫日,皆知其所以为暖;雨,皆知其所以为润;雷霆,皆知其所以为震;雪霜,皆知其所以为杀。至于风,悠然布于天地之间,来不知其所自,去不知其所入,嘘而炎,吹而冷,大而鼓乎大山乔岳之上,细而入乎窍空蔀屋之下,发达万物,而天下不以为德,摧败草木,而天下不以为怒,故曰天地之化育,有不可求而得者。此圣人之所法,以令天下之术也。

风没有形态,但它的影响无处不在。我们看不到风,即使它可以使万物成长、化育,老天也并不认为这是它的功劳;风摧毁草木,老天也不会怪罪于风。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圣人统治国家的方法应该像风一样,影响于无形,让人心甘情愿地接受,这才符合《周易》和儒家的思想。苏轼的这篇文章和宋人同样殿试写的论相比,有非常浓重的《庄子》的味道。写得很好,据说苏轼因为这篇文章得了御试第六名。

苏轼在进士的省试和殿试中写的这两篇文章,让他拿到了不错的名次。嘉祐六年,苏轼又参加了制科考试,并且进入了最终的殿试。制科考试的殿试是皇帝出题,当时的皇帝是宋仁宗。下集我们来看看苏轼是怎么回答仁宗的考题的。下期见。

欢迎分享转发

与更多人一起走进

九位诗人的诗意人生

文章作者

方笑一

发表文章7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18人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哈佛大学访问学者。 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理事、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命题专家。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方笑一·100首诗词里的九种人生

从李白到苏轼的诗意世界

353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1)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