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9.10 苏轼 | 拟策反对王安石变法

作者:方笑一

2022-01-14·阅读时长4分钟

2350人看过

9.10 苏轼 | 拟策反对王安石变法

33.1MB
00:0014:24

三联中读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方笑一。

苏轼考试成绩不错,进入了官场,一开始他的仕途四平八稳、发展顺利,直到遇到了王安石。王安石变法开始之后,苏轼属于反对变法的一派,他的文章里也写到了他对于变法的看法。

苏轼很厉害,但是他碰到了同样厉害的人,就是王安石。苏轼开始仕途很顺利,熙宁元年(1068年),王安石越次入对,神宗对王安石非常欣赏。第二年,王安石任参知政事,第三年拜相。王安石变法,神宗也是大力支持。

王安石像

苏轼对变法是不满的,表现出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进士殿试之争。熙宁三年对于中国古代科举历史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进士殿试改革了,只考一道策,后来就一直延续下去,直到1905年科举制度终结。据研究,熙宁三年进士殿试的这道策和末代状元的殿试策格局差不多,所以熙宁三年的殿试改革奠定了此后上千年科举殿试的方式。有人说,这道策题虽然是以神宗的口吻来出的,但其实是王安石拟的。来看一下内容:

朕德不类,托于士民之上,所与待天下之治者,惟万方黎献之求,详延于廷,诹以世务,岂特考子大夫之所学,且以博朕之所闻。盖圣王之御天下也,百官得其职,万事得其序。有所不为,为之而无不成。有所不革,革之而无不服。田畴辟,沟洫治,草木畅茂,鸟兽鱼鳖无不得其性。其富足以备礼,其和足以广乐,其治足以致刑。子大夫以谓何施而可以臻此?方今之弊,可谓众矣。拯之之术,必有本末,施之之宜,必有先后。子大夫之所宜知也。生民以来,所谓至治,必曰唐虞成周之时,诗书所称,其迹可见。以至后世贤明之君,忠智之臣,相与忧勤以营一代之业,虽未尽善,要其所以成就,亦必有可言者。其详著之,朕将亲览焉。

策题说,只要下决心去改革,没有干不成的。君臣之间应该相互考虑对方的忧虑,相互帮扶,辛勤经营,虽然不一定尽善尽美,但是一定可以做出一番事业。这里的君臣就是暗指宋神宗和王安石。这道策题的出题目的是让考生表态,是否赞成改革。策题是当场出的,考生提前没有准备,但也不妨有些脑子转得灵活的考生。有一个叫叶祖洽的考生在试策中写道:“祖宗以来至于今,纪纲法度苟简因循而不举者诚不为少。”这是说宋太宗以来法度都是有法不依,这种现象已经非常严重了。又写道:“与忠智豪杰之臣合谋而鼎新之。”这两句话完全迎合了神宗策题的意图,这种迎合有没有效果呢?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引《司马文正公日录》云:

“熙宁三年三月春发榜,韩秉国(维)、吕惠卿初考,阿时者皆在高第,讦直者皆在下等;宋次道(敏求)、刘贡父(刘攽)覆考,皆反之。吴冲卿(充)、陈述古(襄)多从初考。叶祖洽策言:‘祖宗多因循苟简之致,陛下即位,革而新之。’冲卿等奏从初考,李才元(公铎)、苏子瞻编排上官均第一,祖洽第二,陆佃第三。上令陈相面读均、祖洽策,擢祖洽第一。又问亻忠卷所在,亻忠者,佃卷号也,擢第三。子瞻退《拟进士对策》而献之,且言:‘祖洽诋祖宗以媚时君而魁多士,何以正风化?’”

司马光像

苏轼在这次殿试考试中担任编排官,跟李公铎一起给考生名次排序,排出的结果是:上官均第一,祖洽第二,陆佃第三。宋神宗想知道第一甲考生的水平,于是就让人念叶祖洽的策给他听,听完就钦定了叶祖洽为状元。苏轼知道后说:叶祖洽为了讨好神宗,竟然否定宋太祖以来的政策,如果这种拍马屁的人成了状元,以后就没人敢提意见了,士大夫良好的风气还怎么树立?神宗根本不听,苏轼就把自己当作熙宁三年殿试的考生,拟写了一篇同样题目的策文《拟进士对御试策》,文中说:

圣策曰“有所不为,为之而无不成。有所不革,革之而无不服”。陛下之及此言,是天下之福也。今日之患,正在于未成而为之,未服而革之耳。夫成事在理不在势,服人以诚不以言。理之所在,以为则成,以禁则止,以赏则劝,以言则信。古之人所以鼓舞天下,绥之斯来,动之斯和者,盖循理而已。今为政不务循理,而欲以人主之势,赏罚之威,胁而成之!夫以斧析薪,可谓必克矣,然不循其理,则斧可缺,薪不可破。是以不论尊卑,不计强弱,理之所在则成,理所不在则不成可必也。今陛下使农民举息,与商贾争利,岂理也哉?而何怪其不成乎!

苏轼说,老百姓其实都没有意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神宗却在王安石的鼓动下强做,这是不应该的。王安石其实是借皇帝的最高权力,来推行自己的改革之道。这段话讲得非常严重,也可以看出苏轼对于王安石变法的态度,可神宗依然听不进去。新法实行之后,苏轼就给皇帝上书:“四海骚动,行路怨咨,自宰相以下,皆知其非而不敢争。”当时王安石还没有任宰相,朝廷内都认为变法是错误的。推行青苗法的初衷是抑制兼并,但事实上却加重了农民的负担。苏轼把他对于熙宁变法的真实态度写进了他在熙宁三年的拟殿试策文中,神宗把这篇策文给王安石看后,他说:“轼材亦高,但所学不正,今又以不得逞之,故其言遂跌荡至此。请黜之。”由此可以看出,苏轼和新党的斗争已经水火不容,这也是他后来自请外调的原因。

苏轼不支持王安石变法,可他的意见得不到朝廷的采纳,这让他有些心灰意冷。感受到官场的无趣后,他自请外调,去了很多地方做地方官,也写下了很多好文章,下集我们来讲讲。再见。

欢迎分享转发

与更多人一起走进

九位诗人的诗意人生

文章作者

方笑一

发表文章7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18人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哈佛大学访问学者。 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理事、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命题专家。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方笑一·100首诗词里的九种人生

从李白到苏轼的诗意世界

353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9)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