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5.3 如何认定墓主人的身份(下):尘埃落定的曹操墓

作者:李云河

2022-08-31·阅读时长8分钟

1220人看过

5.3 如何认定墓主人的身份(下):尘埃落定的曹操墓

17.1MB
00:0017:09

三联中读的朋友们,大家好!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留意过,在很多场景下,真正的大人物往往都是最后才登台的。那么,按照这个规律,今天我们要讲的,当然就是曹氏墓葬中最重要和影响力最强的一座。你是不是已经猜到了答案?没错,正是魏武帝曹操之墓。不过,我并不打算一开始就介绍曹操墓的考古过程,而是先跟大家认真聊一聊那个关于曹操墓的著名传言——七十二疑冢,疑是怀疑的疑,冢是墓冢的冢。

“七十二疑冢”可信吗?

什么是“七十二疑冢”?有的朋友可能已经听说过了,我在这里再简单提一下。据说曹操因为生前曾组织大规模的盗墓,再加上目睹了战乱中帝王将相的墓葬被盗掘导致尸骨无存的惨状,所以他特别害怕自己也逃不掉这样的命运。在临终之时,曹操特地命人修建了72座墓,其中只有1座是真墓,其他71座都是烟幕弹,专门用来迷惑盗墓贼。

这个说法影响很深远,甚至直到今天还有一些文化学者深信不疑,所以在这里我需要郑重地指出它的问题。我们先看史料,要知道,“七十二疑冢”这个概念在《后汉书》、《三国志》等较早的历史文献中都没有记载,什么时候有的呢?是到了北宋才开始流传,而且主要存在于民间杂谈以及文人墨客的诗词之中。所以,从历史学的专业角度看,它的可信度并不高。换句话说,“七十二疑冢”很可能只是后世人编造出来的。

为什么后世会编出这样一个故事呢?要知道,曹操的形象在古代可不是一成不变的,北宋时期,恰好赶上了大家普遍粉刘备黑曹操。比如苏轼在《东坡志林》中提到,当时街巷小儿听人说书,只要听到曹操战败都会笑逐颜开。所以,这一时期出现了“七十二疑冢”这样的“黑材料”,强化了曹操性格的奸诈,也并不让人觉得奇怪。

不过,在文献之外,的的确确存在过“七十二疑冢”的实物,它们位于河北邯郸的磁县,集中分布在磁县的城南和西南。在上世纪大规模平整土地之前,地表还留存有星罗棋布的封土堆,当地的地方志认为,这些就是曹操的疑冢。到了1956年,河北省甚至正式把这些墓葬定名为“磁县七十二疑冢”,还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后来事实证明,这只是一个误判。


 ▲磁县北朝墓群保护碑 

1975年,邯郸当地的考古工作者在文物普查中,对这些“疑冢”进行了详细的考察。根据地面遗留的碑刻、遗迹和发掘出土的文物,否定了这些墓是曹操疑冢的可能性,而且将它们的时代更正为北朝。因此,河北省将这里改为“磁县北朝墓群”。1985年再次开展文物普查,最终确定这里共有134座古墓葬,之后考古工作者又做了大量的调查工作,终于搞清楚磁县墓群里大部分墓葬的墓主人是东魏、北齐时的贵族,比如北齐文宣帝高洋、兰陵王高肃等。

说到这里,我们发现民间传说中的曹操墓无论在文献层面还是考古层面都完全不靠谱,那么考古工作者找到的曹操墓到底在哪?又是怎么找到的呢?

一看位置对不对

让我们把目光从河北移到河南安阳西北的安丰乡西高穴村,在那里有一片不起眼的土地,本来只是砖厂取土的地方,但是因为当地人不断挖土烧砖,导致一座大型古代墓葬露了出来,很快就引来了盗墓贼。2008年底,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它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把它命名为西高穴大墓,记住这个名字,这是本节课的主角,后面我们会反复提到,西高穴大墓。这座大墓,就是后来被学界认定的曹操墓,也就是历史文献所记载的“高陵”。

从前面两讲中大家不难看出,要判定一座古墓葬的墓主人身份是谨慎而严肃的事,需要结合各种文献和考古实物证据。曹操,是东汉末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又是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他的墓葬古往今来一直受到关注,那么,这么重要的高陵是如何一步步被确认的呢?

首先,让我们看看古代文献中关于高陵位置的记载。通过《三国志·魏书》等材料,我们了解到,建安二十五年,也就是公元220年,曹操病逝在洛阳,享年66岁,他的遗体被护送回邺城安葬。邺城是魏国的王都,位于今天的河北省临漳县,跟河南安阳挨得很近,只隔着一条漳河。具体的葬地则在西门豹祠西边的高地上。在这里,出现了第一个参照点,西门豹祠,也就是著名的历史人物——西门豹的祠堂,西门豹是战国时期魏国人,曾经在邺城这一带做官,治理了漳河水患,深受百姓爱戴,所以人们为他修祠立庙。


 ▲安阳出土的西门豹祠石柱汉 

按照《三国志》的说法,找到了西门豹祠,就大概知道了曹操墓的大致位置了。那西门豹祠在哪里呢?北魏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有记载,西门豹祠在邺城西边十五里处。郦道元还提到,在祠堂的东侧有一座石柱,上面刻着“赵建武中所修也”,这就说明,它是十六国后赵时期所修建的。而在现实中,安阳丰乐镇的农民在挖土时真的找到了一件残石柱,上面残留的文字内容也和《水经注》的记载一致,这就说明了文献记载是可信的,西门豹祠遗址正在这里。那么根据西门豹祠遗址来定位曹操墓,自然也就是切实可行的办法了。考古人员发现的这座西高穴大墓,位于邺城以西30里处,距离西门豹祠刚好是15里,与史料高度吻合,所以很有可能是曹操高陵。


▲鲁潜墓志

无独有偶,十年前在西高穴村附近曾经出土过一块墓志,墓主人是十六国后赵时期的鲁潜。鲁潜墓志里详细地描述了这座墓距离附近所有标志性建筑的步数,其中就有“故魏武帝陵西北角西行四十三步”,魏武帝陵就是曹操墓,因为曹操后来被追封为魏武帝。这句话是说鲁潜的墓葬,离曹操墓的西北角只有四十三步,这是第二个参照点。后赵的建立距离曹操去世只有100多年,这份记录应该是很精准也很可信的。在现实中,鲁潜墓志的出土地与西高穴大墓很近,不过几十步,这个坐标,为西高穴大墓是曹操墓进一步提供了证据。

二看有没有薄葬

接下来,我们再看西高穴大墓是否符合史书中关于曹操墓薄葬的描述。无论在野史还是正史中,都会提到曹操的薄葬。根据《三国志·魏书》和曹植亲自给父亲写的祭文,我们可以得知曹操墓的薄葬有哪些细节。我先给大家念念原文,再逐个解释分别是什么意思。原文说,薄葬主要体现在“不封不树”,“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和“明器无饰,陶素是嘉”这几个方面。


▲曹操墓随葬陶鼎 

什么是“不封不树”?一般而言,汉代帝王贵族的高等级墓葬都会堆起一个巨大的封土,像座小山一样,还会在墓葬附近树立各种石碑石刻。比如汉武帝茂陵,经过两千多年的风吹雨打后,残余封土仍高达46.5米,总占地面积计多达56000多平方米,而曹操呢,特地要求把自己葬在地势比较高的地方就行,地面不要封土,也不立石碑,和奢侈宏大的汉代帝王陵墓截然不同,西高穴大墓完全符合这一特征。

“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说的就是墓葬里面的事儿了,意思是说曹操下葬时,没有专门制作衣服,穿的只不过是平时的旧衣服,墓中也不放置金银珠宝。事实上,在西高穴大墓里,还是发现了很少量的金玉制品,不过也就是金丝、金纽扣等小装饰品。至于随葬礼器,则用石圭、石璧代替了玉器,相当节俭。

不过,曹操穿的衣服由于时代久远和保存环境欠佳,甚至连一块残片都没有。那考古学家又如何判断这真的是旧衣服呢?原来,细心的的考古人员留意到了一件小东西,那就是墓中出土的一件玉觿。觿的形状类似兽牙,一头端粗,另一头尖细,是古人用来快速解开衣服绳结的工具,所以随身佩戴,也是一种装饰。墓中的这件玉觿,尖端已经因为磨损变得圆钝了,说明它是墓主人日常使用的,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敛以时服”的记载。


▲曹操墓出土玉觽 

“明器无饰,陶素是嘉”又是什么意思呢?在之前的内容中我们展示过很多高等级墓葬里的明器,它们往往造型精致,色彩丰富,一看就是精心制作的,而西高穴大墓随葬的陶器个头小,做工粗糙,而且都是素面的灰陶,没有任何装饰,甚至连普通汉墓陶器上常见的彩绘都没有,一看就是能省则省的风格。陶器本身的价格和金银玉石相比就很低了,再加上不用纹饰和彩绘,那就更便宜了。如果这都不算薄葬,什么才算薄葬呢?

从这些薄葬的痕迹,能看出西高穴大墓和曹操墓的记载非常吻合。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这座墓的规格,说明了墓主人的高贵身份。西高穴大墓整体与我们前两节课提到的曹休墓和洛阳西朱村一号墓十分类似,都是“甲”字型结构,有一条长长的墓道和多墓室的设计。不过,曹休墓全长为 50.6 米,西朱村一号墓全长52.1米,比曹休墓略大;而西高穴大墓全长57.5 米,规模是三者中最为突出的,而且只有它在墓室中用方形的大石板来铺地,所以墓主人身份应当是最高的。

三看铭文和骨龄

最后,我们再来展示一下更为直观的证据,那就是文字材料和墓主人遗骸。前面提到,曹休墓出土了他的印章,西朱村一号墓中出土了数量众多的刻字石牌,安阳西高穴大墓中有没有类似的东西呢?有的,在这座墓中也有同款刻字石牌,上面赫然刻着“魏武王常所用挌虎短矛”、“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等铭文,表明墓中随葬着魏武王经常使用的武器,这就将墓主人的身份直接引向了魏武王。



▲曹操墓随葬石牌  

我们知道,曹操在生前的最后爵位是魏王,而且死后获得了武的谥号,那么下葬时称魏武王,恰如其分。不过,对于这个魏武王具体是谁,还有过争议。我记得当年这个考古发现刚向社会公开时,网络上曾有人反对说,这里的“魏武王”不是曹操,而是十六国时期冉魏政权的武王冉闵。其实,这样的猜测纯属无稽之谈,一方面,石牌上的字体采用了典型的汉隶“八分体”,它的写法具有东汉末的时代特征,而且石碑上的一些内容是东汉时期的特有用语,后世不再使用;另一方面,这座墓的形制和随葬品特征,完全不符合十六国时代的特点,所以这里的魏武王,只能是曹操。

除了文字,墓主人的遗骸也十分重要,经检验,男性墓主人是一位大约60岁的男性,这与曹操66岁去世的历史记载同样是吻合的。以上这些,就是将西高穴大墓判定为曹操高陵的最关键的证据。

其实,在本章的三座曹氏墓葬中,曹操墓是最早被发现和发掘的,那时候考古工作者能够确定的同时代高等级墓葬还非常少,缺少对照,所以只能用手头有限的考古发现来论证,也因为考古方法本身具有一定的门槛,所以在学术圈之外,受到了铺天盖地的质疑,甚至连这种刻字石牌的真伪,也被一些人打上了问号。后来,随着曹休墓和西朱村一号墓相继面世,相似的墓葬结构、同款的刻字石牌都给曹操墓的确定提供了帮助。直到今天,在学术界已经基本盖棺定论的大环境下,曹操墓依然牵动着很多人的视线,也依然有人继续怀疑。


▲曹操墓结构示意图 

曹操,是一位知名度极高的历史人物,我完全理解人们对他的关注和热情,也接纳来自学界内外的合理探讨,毕竟真理越辩越明。不过,曹操高陵的确定具有一整套学术逻辑和证据,并不是考古工作者无中生有的结果,所以也希望日后大家在对曹操墓感兴趣的同时,也能够更客观、更理性地思考并看待曹操墓。

走进神秘的“地下世界”

探索古人的生活和生死观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李云河

发表文章19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0人

北京大学考古学博士,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师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李云河·如何打开一座古墓

像考古学家一样思考

103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9)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