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6.2 汉代帝王的考古解读(中):满城汉墓

作者:李云河

2022-09-08·阅读时长7分钟

952人看过

6.2 汉代帝王的考古解读(中):满城汉墓

16.2MB
00:0017:40


  

三联中读的朋友们,大家好!在上一讲中我们介绍了大葆台汉墓,这是西汉诸侯王墓中的竖穴土坑墓代表,还介绍了墓中重要的防盗设施——黄肠题凑。事实上,在汉代的诸侯王陵墓中,还有另一种重要的墓葬形式,这就是在山腹中掏出一个大洞的崖洞墓,在考古学的分类中,它属于横穴墓,和竖穴土坑墓截然不同。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出土了长信宫灯和错金博山炉等国宝级文物的崖洞墓代表——满城汉墓。

陵山中的大型汉墓

在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西南1.5公里处,有一座孤立的小山,土少石头多,当地人都叫它“陵山”。顾名思义,这个名字似乎和陵墓有关。

这座山一共有三座山峰,中间的高,左右两边低,看上去就像一把太师椅的靠背和两个扶手,面朝着太阳升起的东方。按照古人风水学的看法,这里特别适合安置墓葬,谁要是埋在这里,他的子孙会延绵不断,家族万世昌盛。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在等级森严、尊卑有序的封建社会,能够拥有这块风水宝地的墓主人一定来自于权贵阶层。

如今,在陵山的周边还分布着不少村落,其中有两个分别叫做“南陵山村”和“北陵山村”,村民们声称,陵山里确实有古代某位大人物的墓葬,他们都是当时守陵人的后代。只不过这个大人物是谁,墓葬具体在哪,已经没有人说得清了。

1968年5月,解放军某部官兵正在满城陵山上修建一个军事工程,过程中使用了炸药,没想到爆破后发现山体上出现了一个大洞,里面还有很多古物,于是他们立刻停止施工并向上级汇报,很快,一支专业的考古队伍赶赴现场,发现这个大洞里面,确实有古墓葬。为了节约时间,也为了防止意外损坏文物,考古工作者们直接从已经被炸开的洞口出入墓中,一直到清理完全部的墓室后,才从里面打开墓门,这就是现在我们常说的满城陵山一号墓,或者简称为满城一号墓。满城一号墓结构复杂,随葬品品类齐全且数量庞大,豪华得令人啧啧称奇,那么一号墓的墓主人到底是谁呢?


满城一号墓透视图

沉睡的是第几代中山王?

在清理墓中文物时,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大量的“五铢钱”,我们曾经多次提到,“五铢钱”最早是汉武帝时期面世的;同时考古人员发现了器物上刻着“中山府”、“中山内府”、“中山宦者”等字样的铭文。“中山”是什么?“中山”之名,最早见于《左传·定公四年》。除了《左传》,翻遍《战国策》、《竹书纪年》、《吕氏春秋》、《史记》等重要古籍,我们大致可以知道:中山是个地处北方的小国,所在的区域是原来晋国疆域的一部分,就在现在的河北定州、石家庄一带。它曾因介入晋国的内乱而亡国,不过后来又卷土重来,实力最强的时候还和韩、赵、魏、燕的君主拉了个“夸夸群”,互相承认彼此的地位,最后还是难逃灭国的命运。国家没了,但“中山”这个名字却被保留了下来,西汉分封诸侯王时,这里的封国依然叫做“中山”。


铜器上的“中山”铭文

从古钱币和铭文上看,墓主人应该就是西汉中山国的一位诸侯王,但史书上记载的中山王一共有10位,满城一号墓里长眠的是哪一位呢?还是通过器物铭文,考古工作者们又发现了一些关于纪年的标识,比如“三十二年”、“三十四年”,最大的还有“三十九年”。上回我们说过,在汉武帝颁布年号之前,汉朝的很多诸侯国用自己的纪年,这就说明这位墓主人在位至少有三十九年。加上这个限制条件,墓主人的身份就呼之欲出了,他就是第一代中山靖王刘胜,也就是刘备的祖先。满城一号墓,正是中山王刘胜的陵墓。

可能有人会质疑,史书里对历代中山王的世系,记录得相当清晰,怎么中山王陵的位置反而没人知道,还得考古学家用实物证据来倒推呢?这大概是因为刘胜本来就被葬在山腹中,地表没有封土,一旦地面上的建筑如祠堂、寝殿这些倒塌消失后,就很再难被人发现了。反正到了北魏郦道元写《水经注》的时候,人们所知的最早的中山王陵,已经是刘胜之子刘昌的中山哀王陵;到了清朝初年,文献中对于陵山的描述变得更加模糊了,比如“相传古帝王陵墓”或者“相传为齐顺王陵”,显然,这是以讹传讹的结果,也反映了当历史足够长时,文字材料的局限性,也就是因为容易遗漏信息而变得失真。

刘胜墓的整体构造

现在,让我们看看刘胜墓的具体情况吧。开山建墓是一个巨大的工程,而这个工程是连上山的道路都包括在内的。在道路建成之后,汉代工匠便选择在主峰距离山顶大概30多米的地方开凿山体,先是凿出一个略为平整的崖面,然后从这个崖面垂直向内挖开岩石,做出一个大型的山洞。满城一号墓全长51.7米,最宽处37.5米,最高处6.8米,总容积约有2700立方米。这样庞大的规模,哪怕借助现代的机械设备,都需要动用上百人干上一年左右,可以想象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开凿它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和时间。

刘胜墓坐西朝东,包含了墓道、甬道、南耳室、北耳室和后室六个部分。如果你想从墓道口进入,首先会看到的就是一堆石块,将墓门牢牢塞住,而在这些石块背后是一堵用土坯垒成的墙。听到土坯墙,大家是不是会觉得被盗的风险高?放心,古人在防盗上考虑得很周全,因为这道封门的土墙内当初还被灌入了熔化的铁水,也就是说土墙内藏的是实心的铁墙。不仅如此,门后的墓道内,又再次使用石块来填塞,这安全系数一下子就提上来了。


北耳室

与墓道相连的就是一个长方形的甬道,这个位置不但是各个墓室的连接中心,还是整个墓葬排水系统的核心所在。甬道左右侧分别连接的是两个长条形的墓室,就像是飞机的机翼,这就是南北耳室。其中,被解放军意外炸开的是南耳室,这里象征的是车马房,里面放置着实用的车辆、殉葬的马匹以及殉狗,和墓主人生前的出行游猎有关;而另一边的北耳室象征的是库房,里面满满当当地摆着陶器、粮食、酒肉,甚至还有石磨和拉磨的牲畜等,这些都是和日常饮食有关的。从甬道再往里走,是象征着厅堂的中室,中室后面就是象征着主人卧室的后室以及围绕着整个后室的回廊。墓主人的棺椁就在最深处的后室中了。值得专门说明的是,墓主人刘胜的棺椁并不是直接放在后室中,当时人用石板在那里搭建了一座石头屋子,屋里又有通道,主室和侧室,其中的主室才是安置棺椁的地方。

在刘胜墓中,考古学家发现了铜器、铁器、金银器、漆器、俑、钱币……从生活必需品到娱乐用品、铠甲武器,再到奢侈品,一切你想得到的,想不到的,都被放在了这座山中的宫殿里,与墓主人一同沉睡。

传说中的金缕玉衣

正如大葆台汉墓中最珍稀的是神秘的黄肠题凑,满城汉墓中最引人注目的则是另一种著名的葬具,也就是你可能听说过的金缕玉衣。“玉衣”是汉代皇帝和高等级贵族死后专用的殓服,又被称为“玉匣”或者“玉柙”。刘胜身上穿着的金缕玉衣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为这是我国第一套出土的金缕玉衣实物。通过这个考古发现,我们才终于得知,金缕玉衣是用金丝将几千块小玉片编联而成的一种外壳,造型高度贴合人体。具体来说:盖着面部的那块要做出眼睛、鼻子和嘴的形态;上衣的正面会依照墓主人的身材留出大肚子的空间,背面则会模拟臀部的造型;就连足部也会专门做成玉鞋……最有趣的是,不知道刘胜入殓的时候发生了什么,给他穿戴玉衣的侍从居然弄错了顺序,所以当考古工作者找到这套玉衣时,先看到的是上衣的后片,也就是背部所用的那片,而本来要盖着大肚子的上衣前片,反而被压在了下面,也就是说把衣服前后穿反了,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满城汉墓出土金缕玉衣

玉衣所用的编联材料体现出等级的差异,根据《后汉书·礼仪志》的记载,皇帝的“玉衣”可用金缕,诸侯王、列侯、贵人、公主用银缕;大贵人、长公主用铜缕。按这个说法,身为诸侯王的刘胜本来只能用银缕玉衣,但事实上用的却是金缕,这样的现象可能是因为西汉早中期“玉衣”的分级尚未严格规定,也可能是皇帝的一种恩赐特批。具体的原因我们现在还不得而知,你看,文献材料的局限性再次显示了出来,因为现实和史书的记载又不符合了。想想看,如果只用史书,尤其是某一部史书来重现历史,那么我们认为的古代和真实的古代又会存在多少差距呢?

我们说回一号墓,当考古工作者终于清理完一号墓时,突然留意到就在山北侧一百多米处,又存在和一号墓类似的岩层迹象,怀疑在这里可能还有一座墓。经过尝试发掘,果然找到了满城陵山二号墓。二号墓墓的整体构造和一号墓基本一致,只是体积达到了3000立方米,比一号墓还略大一些,这座墓的主人又是谁呢?随着发掘工作的推进,考古学家们不但找到了身着女士玉衣的墓主人,还发现了同样有着“中山内府”铭文的铜器,最重要的是刻着“窦绾”和“窦君须”文字的铜印。看来,二号墓的墓主人正是刘胜的夫人,中山王后窦绾,字“君须”。


▲窦绾

聊到这里有点小小的感慨,古代女子的名字其实很少被正史记载下来,哪怕是地位尊贵的,甚至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女子,往往也是如此。比如仅仅在西汉一朝,汉文帝的皇后窦氏,历经四朝,还被汉武帝尊为太皇太后,史书中却没有她的名字,直到唐代史学家在《史记索隐》中才首次提出,她的名字是猗房,流传至今;而汉武帝第一任皇后,馆陶长公主的女儿陈氏也没有留下名字,只有在志怪小说《汉武故事》里称她为阿娇,并留下“金屋藏娇”的典故;还有中山王后,在史料中同样芳踪难寻,是依赖考古,我们才有机会得知她叫窦绾,绾的意思是系,是羁绊,长发绾君心,不知道她的名字里暗含的是不是对美好爱情的期盼?所以我们不由得感慨,如果没有考古,我们必然会在无意之间错过这世上的许多美好。

好啦,中山靖王夫妇的崖洞墓我们就说到这吧。最后补充一下,同样是诸侯王及夫人,为什么这对夫妻没有像上一讲中的广阳王夫妇一样,采用常见的竖穴土坑墓,过去学者们认为是模仿了汉文帝霸陵的设计。《汉书·文帝纪》中写道,霸陵“因其山,不起坟”,看上去很符合满城汉墓的特点。那么霸陵究竟是不是同款崖洞墓?有没有施行传说中的薄葬?下一讲我们继续说。

走进神秘的“地下世界”

探索古人的生活和生死观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李云河

发表文章19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0人

北京大学考古学博士,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师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李云河·如何打开一座古墓

像考古学家一样思考

103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3)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