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驳静
2020-01-08·阅读时长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617个字,产生1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疯狂的石头”和“护国海参”,这两道是当季菜
讲述/Seven
摄影/常缓山
说到菜肴“创新”,其实很值得讨论。米其林榜单进入广州是2018年,目前来看,法国人的这份美食评选对粤菜的理解并没有让人惊喜之处,得星者大都是高档酒楼和星级酒店的中餐厅。但米其林进入香港已有10年,粤菜这一大菜系不可避免地已经受到米其林所推崇的特质的影响。这使得广州的部分餐饮人,正积极向世界学习。
我们在广州遇到的“联合造食”创办人彪哥,正是拥抱世界的代表。他带领团队,每年都要做“品尝星级餐厅之旅”,去阅读那些世界级餐厅,以此避免坐井观天。许多人的创新是想方设法“中菜西做”,有时候往往不过是加松露了事。彪哥所办之“跃”餐厅,与他手下意气风发的年轻主厨Seven,却完全是另一派风貌——有模仿,也有颠覆,餐饮界需要这样的年轻开拓者。
以下是主厨Seven的口述。
“跃”餐厅年轻的主厨Seven,他的菜单更新的速度十分快
我们今天可能会出一道料理,思路是让你寻找猪肉的味道。广东有一个最普通的菜叫蒸水蛋,你也果真看到一颗鸡蛋出来,蒸蛋就在蛋壳里面。当你用勺子挖下去,你会发现好好的蛋黄怎么变色了,是不是坏了?你一勺下去,看到的是灰褐色,尝一口,这是什么味道?哦,芋头。那你说对了一半,这是我们广东传统的芋头扣肉,它被打成泥放在蛋壳里。很多时候我们吃东西靠的是眼睛,第一通道是眼睛,然后才是舌头。“疯狂的石头”这道菜也是一样,是跟你玩了一个味觉小游戏。
我们“跃”餐厅做的还是中餐,只不过在整个广州,都算是比较特别的存在,有很强的实验性质。彪哥做“联合造食”,其实是研发在前,在这里设立一个实验厨房,“跃”很像一个实验出口,没有营业目标,某种程度上,像是个成果检验站。
很多餐饮老板,口头上说很重视研发,其实在上面根本不花钱,不过是嘱咐厨师长,让他做几个新菜出来。真实情况是,一线厨师每天忙着营业,哪有时间做研发,他出去看看这个世界的工夫都没有。彪哥每年都带我们十几个人的团队出去吃,有些餐厅去一次不够,要看它每个季度的菜单是怎么样的。去年我们在巴黎做了一场晚宴,请了法国内政部的总厨,他吃到第四道菜白切鸡时,就跟我们说,能不能再多来一份。然后直接进厨房,看我们是怎么做的。这种交流是所谓创新的前提,它不是井底之蛙,坐在家里凭空想出来的。
就以猪肉为例。它对我们中国人来说,像一件衣服,每天都穿着它,反而没去认真思考过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比如,猪肉可以生吃,猪肉刺身?这是我以前想都没想过的概念。蒙特利尔山脚下的一个小镇,有一种喝冰川水、吃无添加自然谷物长大的猪,一个加拿大人有一次来我们这里推荐它。看他在切猪肉片,我们就开始准备热水什么的,他问,水是要做什么,我们就诧异,你不是要打火锅吗?我们想当然地以为,这是要做猪肉火锅。他拿出酱油,又切了一点洋葱,卷起来就让我们吃。没一个人敢吃,他怎么说大家都不敢伸手。后来我们知道,他这个猪肉拿去防疫检验中心检测后,所长拿着检疫报告过去找他,开玩笑说,是谁拿了一个外星猪来,一点寄生虫都没检测到,不可思议。
发表文章215篇 获得2个推荐 粉丝1125人
j'écris, la nuit tombe, et les gens vont dîner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